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0章四面乐qi齐起(2/2)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伴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士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恨五也。

英明皇帝称他范先生,各贝勒、大臣都称他先生,满朝文武都十分敬重他,这时大队人已到古勒,英明皇帝吩咐扎营。当晚在旷场上,摆下香案,步八旗兵丁四面密密层层地围定。

英明皇帝带着贝勒大臣文武百官,踱帐来,向空中一齐跪倒,行过三跪九叩首的礼儿。范文程捧着七恨告文,声朗读一遍。便在当地竖起一杆龙旗,四面乐齐起,皇帝退营去。

老法师择定二月十四日这天,英明皇帝亲自摆驾城,调齐八旗人,在大教场听。英明皇帝周戎装,骑着一匹大的黑,拣了二万兵,带到祖庙里行礼。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遣书诟詈,肆行凌侮,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胁我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略。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

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征之。范文程写成,由阿敦克什额尔德尼译成满文,朗声诵读一遍。英明皇帝连连赞叹:“范先生真是朕心腹之臣。”从此拜文程军师,随营参赞。

到了第二日,果然里传旨意来:宣老法师禄打儿罕襄素去商议军国大事。这位法师,自从西蔵步行到满州地方,,说法玄妙,英明皇帝十分敬重他,特为他建造一座极大的刺嘛寺,遇有疑惑难决的事,都去请教老法师。当时英明皇帝和老法师谈了许多时候,便越发有了主意。

陛下倘有知人之明,下臣便当竭尽毕生之能上辅明主。”英明皇帝听了这一番话,心中大乐,忙吩咐侍卫敬他酒。又对范文程说:“朕与明朝有七大恨事,其余小怒且不用说。先生既有意来此,总该明白朕的心事。

英明皇帝是最读书的人,当下便吩咐解绑,又赏他坐下,细细地盘问着。汉人说:“下臣姓范,名文程,字宪斗,原是宋朝文正公仲淹之后。自幼博览群书,上解天文,下知地理,明韬略。只因屡次上书明皇,明皇不用,落拓一生,飘落到此。又见黄光贯月,知满州了真主。因此,不避斧铖,来见陛下。

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

那军土把汉人推帐来,英明皇帝向他上下一打量,见那人蓄着一短须,面貌十分清秀,望去便知是一个读书

那班随征贝勒和文武大臣都行过礼,转去,整顿队伍,顿时旌旗蔽日,枪戟如林,浩浩杀奔抚顺关来。大军过界凡山,忽然先锋军士捉住一个汉人,押解到大营里来。英明皇帝亲自审问。

明人于明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

帝谕,诸卿且退,待朕与法师计议妥善,自有调遣诸卿之

范文程听了,请过纸笔,便在当筵写成《七恨》,:我之祖父,未曾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围。

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诸国,合兵侵我,天厌扈起衅,惟我是眷。今明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判断,恨七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