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1/6)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章

清光绪二十五年立夏

杭州城郊

“湘青姐姐!湘青姐姐!”外tou传来一阵清脆耳的女娃声,还伴随着细碎的脚步。

“我在里tou,是珍珠吗?进来吧?”

名叫珍珠的女孩ma上纯熟的往里间寻去,只见湘青正坐在绣架前对她浅浅的微笑着。

“湘青姐姐,咱们今儿个下午,是不是不上学堂?”年约八岁的珍珠问dao。

湘青先收了针线,再chouchu绣帕来帮珍珠ca了ca汗dao:“瞧你跑的一tou汗,如今天气渐渐热了,有什么急事,值得你这么慌张?还有,是谁说不用上学堂的啊?”

当年湘青与外婆先是回返她所居住的江苏故里,一年后外婆便以想换个新环境为由,搬到杭州来,凭着一手刺绣的功夫,不但祖孙俩日常的温饱绝没问题,甚至能送湘青上学堂去。

老太太搬离旧居的最大原因,其实是为了不让湘青承受街坊邻居指指点点之苦,她当然也可以跟大伙儿解释说湘青是女儿与在京城所嫁的丈夫生下的女儿,如今他们夫妻双双因急病饼世,小小湘青才不得不跟着自己回江南来。

然而年岁老大的她,对世事已看得透彻,认为自己实在毋需再为别人的想法、看法浪费任何时间,干脆就搬个家,让一切从tou来过,而且如今时势不同了,女子固然也得习一技之长,能够读书认字就更好,于是在祖孙俩相依为命的十年当中,顾老太太便省吃俭用的筹chu学费来,ying是让湘青成为附近人家戏称的“女秀才”

这么多年来,她们虽然不再动用当年那少年郎留下的银两,却也始终凑不回两百两,饶是如此有心偿还,最后的一场重病,仍是hua尽了那笔钱。

如今湘青一人独居,除了日常以刺绣维生之外,也chouchu时间来教附近没有钱上学堂的孩子读书认字,一来是因为她的确喜huanzuo这件免费的事,二来也算答谢多年来左邻右舍对她的帮忙和照顾,更何况她一直以为中国若要进步,推广教育必定是最基础的工作。

“是大mao说的,他说他娘下午要来跟你说媒,你忙着嫁人都来不及了,哪还有空教我们写字?”

王大婶要来跟她说媒?湘青闻言为之一愣,还来不及跟珍珠说些什么,门外已先传来另一个声音。

“你这个丫tou,我才到厨房打个转,回tou就不见你的人影,”珍珠的母亲摇着檀香肩走过来,顺手一收,便轻敲女儿的tou说:“你爹正在用大秤秤人哩,好记录下来,等立秋再秤一次,看你们在夏天里是养胖了,还是变瘦了,独独找不到你这丫tou,还不快回去。”

珍珠不敢再多说,而且也惦着秤人好玩,ma上一溜烟的跑走了,湘青遂跟着起shen招呼dao:“采姨,这边浅窄,我们到外间去坐吧?”

林吴采推辞说:“不用麻烦了,老街坊,还客气什么?这绣房较清凉,坐这就好,”说着便率先坐下,然后把手中那小小的瓷瓶递过去说:“哪,这是用自家李子榨zhi混入酒中的‘驻se酒’,俗语说:‘立夏得食李,能令颜semei’;虽然你天生丽质,实在不必像我们zuo这些徒劳无功的事,不过过节嘛,应应景,热闹、热闹也好。”

以前外婆在世时,与家中公婆早逝的林吴采最是投缘,情同母女,顾老太太过世之后,林吴采自然而然也把湘青当成自家甥女看待,日常用品食wu,只要自家有一份,肯定不少湘青这一份,可惜她与丈夫加上孩子一家八口,都只靠一份薄田过活,当年实无余力帮助湘青偿还债务,至今夫妇俩为此事耿耿于怀。

“谢谢采姨,”湘青接过来说:“刚才珍珠说的事,是真有…。”

林吴采挥一挥扇子,一脸的不以为然。“真亏王大嫂想得chu来,那样的人,也敢拿来跟你说媒,放心,刚刚在过来之前,我已经帮你回绝掉她了。哼!陈家豆廨店的掌柜,都一把年纪,儿子再过两年也可以娶媳妇儿了,竟然还要你zuo填房,你说这是不是撑饱了,什么豆腐他都想luan吃一通?”

湘青见她忿忿不平,自己反倒不怎么生气,只是原本就已悲凉的心情,不禁再添一分萧瑟。

“采姨,五年前我进过那zhong地方,也难免大家会多想,我都不气了,您气什么?若是气坏了shen子,那不就更不划算了?”

“湘青,”她一手执扇摇啊摇的,一手拉住湘青的手dao:“五年前你也不过才进那地方三天,就有人为你赎shen,详细情形你既从来不说,我也就不想提起,别人不知dao倒罢了,这附近乡里,谁人不晓你卖shen的原因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