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制度后的秘密(2/6)

其中民包括儒、医等,军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铺兵等,匠分委工匠、厨役、裁等。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划分实在是不科学的,不但民这些大之间不能转,同一内不同的职业也不能转,万一打仗时要召集弓兵,偏偏这些人从小没有练过拉弓,那也没办法了,每人给一把弓就上吧。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不能保证的,又如召集医,如果召来的都是一些不懂医术的,那可就要人命了。

再比如你是匠中的厨役,但你说你不懂厨艺,那也不要,人去了就行,只要人数对得上就没问题,反正你的饭我也不吃,谁吃了拉肚我也不

家属回答:我家老爷袭伯爵位。

家属回答:我家老爷原是兵武选司郎中。

这些制度看上去,但他们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如果我们仔细的对这些制度行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制度的背后隐藏着某目的。

如果你不小心穿了常服去上朝,或是穿了公服去祭祀,系错了腰带,穿了黄内衣,只要被人发现,就是严重错误,可能要杀的。

这是老百姓,官员们也不轻松,他们衣服穿着和颜、用料、图案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如违反,是要杀的。

这时心里就有底了,这是个五品官,该用“卒”

其实称呼上的规定前朝也有,但并没有认真执行过,而在洪武年间,如果违反这些制度规定,是会有大麻烦的,除了称呼外,当时的老百姓也被分成了几个类。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能看来了,朱元璋要建立的是一个等级分明,秩序严谨,近乎僵化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农民只能地,商人只能经商,官员照规定好自己的工作,无论谁都不能越界。军、民、匠的划分决定了

回家之后也不轻松,不能穿睡衣之类的衣服走来走去,要穿常服,这常服也不能随便穿,不同品级也有规定,如腰带,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以下各不相同。

比如你是军,你的儿也一定要是军,那万一没有儿呢,这个简单,看你的亲戚里有没有男丁,随便拉一个来充数,如果你连亲戚都没有,那也不能算完,总之你一定要找一个人来,拐来骗来上街拉随便你,去哪里找是你自己的事情。

这些的划分是很严格的,主要是为了用人方便,要打仗就召集军,要修工程就召集匠。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实缺陷很大。

那就拜吧。

还是仔细好啊,差就用错了。这时才能去神位前,跪地大哭:某某兄,你怎么就薨了啊,兄弟我晚来一步啊。

【职业分制度】

正确的方法是这样的,到灵堂,先去问家属:您家老爷前居何职?

别忙,还要再问一句:您家老爷可有世系爵位?

如朝服冠上的梁数,一品七梁,二品六梁,往下递减,不能多也不能少,这衣服是祭祀典礼要穿的,平时上朝要穿公服,公服的规定也极为复杂,从一品到九品,从文官到武官,衣服颜不同、纹不同、径不同、衣服上的补片也不同。

此外他还禁止农民城打工,规定所有老百姓只能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活动,在所有的通要上设置了关卡,人们要走规定地域,必须持有官府的路引。这玩意可千万要收好,如果丢了,守关卡的士兵会直接把你当成逃犯,抓走充军,目的地是去不成了,家也不用回去了,很可能过那么几年,这位丢了路引的兄弟也站在关卡当检查员了。

疑你是来砸场的,你祭拜的是官员,怎么能用庶民的说法呢?

当时的人职业划分可大致分为:民、军、匠

大功告成,真累啊。

除了这些制度外,朱元璋还为他的臣民们设定了严格的规定,他贵为天,却给全国几乎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分好了工,行政公务、司法裁决、仓储准备、人统计,甚至连街清洁都逐一分到人。不但如此,他还详细说明工作该怎样去,相当于今天买电时附送的说明书,一一列举唯恐不能穷尽,如人统计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查,隐瞒人的常用手段等等都列明来。估计要是再详细,他还会规定清扫街时怎样使用扫帚,门时该先迈哪只脚。这样看来,在朱元璋手下活倒也不累,相信只要不是白痴,能看懂朱元璋发的说明书,都是能够好工作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