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不得不反了(2/5)

起兵!朱允炆,把你的宝座让给我!

【宋忠的应对】

小兵们好糊,他们没有多少文化,没见过老天爷,也没见过皇帝,上级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可是朱棣不同,他十分清楚所谓的皇帝天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什么天意归属、天星下凡都是自己编造,用来糊别人、安自己的。真要到了要关,只能靠自己。

耿炳文是朱元璋的老乡,经百战,战场经验丰富,为朱元璋所信任,并在战后被封为长兴侯,一等功臣。很明显朱元璋当年杀掉无数功臣却独独留下他,正是为了今日之变。

宋忠派人传播谣言,说家在北平的士兵家属们都被燕王杀掉了,士兵们果然群情激奋,准备拚死一战,宋忠这才安下心准备与燕王作战。

朱棣的预并没有错,他即将走上的是一条异常艰苦的路,贵为皇的他必须要经历金戈铁、九死一生的战场拼杀,去夺取自己的天下。而他遇到的敌人决不仅仅是黄澄那样的无能之辈,还有很多十分厉害的对手在等待着他,他也将在不久之后吃到这些人的苦

朱棣曾经想劝降宋忠,被他严词拒绝了,最后被朱棣杀害。宋忠虽才,却有决战之勇气,宁死不屈,对得起他名字中的那个忠字。

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把自己和当朝皇帝作比较,无论从军事、政治哪一方面来看,自己都要远远胜过那个小。而且他对自己的军队有绝对的信心,京城的那些队养尊优,久不经战阵,自然比不上自己手下的这些虎狼之士。

只剩下耿炳文了。

那是在六月七日,他召集一群参与造反的人宣讲造反的计划,并鼓舞士气。但就在他讲得正兴的时候,突然风雨大作,房屋上的瓦片纷纷被落。众人顿时面如土

原来朱棣得知了宋忠的这个谎言,他特意安排这些士兵的亲属打阵,用来瓦解宋忠的军心。这一招十分有效,宋忠手下的士兵顿上当,于是纷纷逃走。宋忠没有办法,只好自己亲自上阵,但大势已经不可挽回了。战斗结果,宋忠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活捉。

可是当燕王的军队真的发动攻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打阵的敌方士兵们并没有冲上来拼杀,而是不断大喊大叫,喊叫内容类似今天在机场火车站接人时说的那些话,一时间父兄弟表哥堂弟的喊声此起彼伏。

朱元璋杀戮功臣的恶果终于显现来,当建文帝朱允炆环顾四周时,惊奇的发现他很难找一个真正有战斗经验的人去对付朱棣。

的问题。然后由其他人等补充发言,士兵鼓掌表示理解,之后散会,开打。

于是一通封建迷信宣传过后,掉瓦片就成了上天支持朱棣的铁证。看来上天倒真是一个随和的人,总是照人们的意愿行事,所谓替天行之言,实在不可信。

朱允炆的考虑是对的,当时唯一的人选只能是耿炳文,但他也犯了一个错误,他似乎并没有仔细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爷爷偏偏要留下耿炳文呢?

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廷,建文帝大惊失,他终于明白一直害怕发生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现在只能用刀剑来说话了。

不用再考虑了,前路纵然艰险,总胜过坐地等死!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兆,当时的人可不会从房屋质量、天气情况上找原因,本来商量的就是见不得人的事情,突然来这么一下,莫不是老天爷反对自己造反?

北平附近的南军全涌向了他所在的怀来,情况一片混,关键时刻,宋忠表现了惊人的勇气,他在短时间内收容和安排了许多士兵,并将他们重新编队。但是士兵们的慌是他无法平息的。在很多时候,平息慌的最好方法是愤怒,为了尽快恢复士兵们的战斗力,宋忠决定撒一个谎,他平生可能撒过许多次谎,但事实证明这个谎话是比较蹩脚的。

【唯一的人选】

朱棣也慌了,讲得正兴的时候,老天爷来砸场,事发突然,他也愣住了。关键时刻,还是衍发挥了作用,他大声说:“真龙飞天,一定会有风雨相随,现在瓦片落地,正是大吉大利的预兆!”

宋忠是一个名字不太吉利,军事才能也很一般的人,本来在建文帝的布局中他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事情急转直下,却将他推向了风狼尖。

朱棣的这次造反也不例外,早在杀掉张、谢二人之前的一个月,他已经纠集一些下搞过一次誓师仪式,当然,是秘密行的。但在那次活动中,现了一个意外,使得朱棣产生了一不祥的预

但毕竟那个在京城的人才是真正的皇帝,自己只是一个藩王,要想登上那个宝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凶险难测啊。

洪武年间,名将如云,耿炳文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将领,但并不十分突,在那个名将一抓一大把的年代,比他的将领数不胜数,比他低调的也不在少数。朱元璋杀掉那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