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上单子,调原卷核对,李振邺所卖出的关节,第一名叫做陆庆曾,捉拿到案一问,陆庆曾承认有此事,但关节不是买的,是李振邺所送:因为他曾医好了李振邺的病,藉此以为酬报。
不管是买是送,总是关节,陆庆曾当然被逮下狱。再调第二名的卷子一看,王永吉的神色大变!
“图中堂!”王永吉嗫嚅着说“我,我要回避!”
“怎么回事?”
“唉!”王永吉长叹“家门不幸,有此不肖子。真正是无从说起了!”
“到底怎么回事?”图海性子急“请你明说。”
说出来无不诧异,这一本卷子的王树德,就是王永吉嫡亲的侄子,不知如何也通上了李振邺的关节。
于是王永吉上疏自劾。皇帝公事公办,批复:“王树德审明处分,不必先期陈乞。”同时下旨,将关节单上的二十五个人,连家属一起捉拿到案,关入刑部大狱。
北闱弊案未了,南闱又起了极大的风波。给事中阴应节参劾江南主考方犹舞弊,其实是跟方拱乾父子有嫌隙,借以相攻,所以他的奏疏是这样写的:
江西主考方犹等弊窦多端,物议沸腾,其彰著者,如取中之方章俄,系少詹事方拱乾第五子,玄成、亨咸、膏茂之弟,与犹联字有素,乘机滋弊,冒渎贤书,请皇上立赐提究严讯。
主考舞弊,却说“冒渎贤书”其意在方章钺;而方章钺还在江南,那么“请皇上立赐提究严讯”便隐隐然是指方拱乾和方玄成父子了。阴应节这道奏疏显然别有用心;当山东大老,正在“唯恐天下不乱”掀起大狱之际,不能不令人怀疑,山西洪洞县人的阴应节,是受了刘正宗的指使,要对方拱乾报当年不肯明指太子假冒的仇。
皇帝对考试舞弊的案子,深恶痛绝,因而一接阴应节的奏疏,立即召见方玄成—一这时自然不会叫他“楼冈”了,疾言厉色地责问,可有其事?
“臣家桐城,已历数世。江南主考方犹是浙江人,从未同宗,臣弟章钺,不在回避之列。”
皇帝听得这样回奏,脸色缓和了些“我想你家的人,亦不致要靠关节,才能中举。”他说“不过此案既然从严办理,方章钺亦不能例外。”
“是!臣不敢以私情坏皇上的大法,乞赐拿问。果然不肖,臣弟自耷应得之罪;否则便是皇上为臣弟洗刷,还他清白,臣父亦同感天恩。”
“嗯,嗯!”皇帝撇开方章钺,就事论事:“江南闱到底如何?乡试至今已在一个月,总有江南来的人,可曾听到些什么消息?”
“流言甚盛,只是真伪难明,不敢妄奏。”
“不妨!你说来我听听。”
方玄成不敢隐瞒,把所听到的消息,细细面奏,据说南闱发榜,士论大哗,好事者做诗做文章、做杂剧、传奇,把方犹、钱开宗骂得不亦乐乎。甚至船过苏州等地,一路有人跟着船骂,再激烈的,便拾取砖瓦投向船头,吓得方、钱一二人在舱中发抖。
“真是斯文扫地,辱及朝廷!方犹、钱开宗太可恨了!非严办不可。”皇帝又问“好事者是怎么说?可有他们做的诗文?抄来我看。”
方玄成当时就找到了两本传奇,都是江南新刻的,一本名叫《万金记》,万是小的万字,加一点成方;金字则为钱字的一半,所以“万金”二字,即是影射方、钱两主考的姓。其中描写通贿的情景,历历如绘,只是姓名都已隐去。
另一本叫做《钧天乐》,也是写科场故事,主考名叫胡图,是“糊涂”的谐音;三鼎甲名叫贾斯文、程不证、魏无知,谐音为假斯文、真不证、鬼无知。作者是号叫西堂的尤侗。
“尤西堂是老名士,必不妄言。”皇帝重新加强了决心,一定要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