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节(2/2)

谢太太自然哭得死去活来。阿情急之下,爬上船,预备投江自尽,但亏得谢升有见识,一把拉住他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侄少爷,你先不忙,我有个计较。”

。目前,你先跟我读书。”

“谢太太,”船老大劝:“这地方风好得很,寅葬卯发,也是谢老爷后的福气。”

其时官多缺少,补缺要等。谢应龙等了半年,尚无消息,坐吃山空,不免焦急,便去找他在吏当书办的朋友问计。

谢太太且哭且诉:“官、官,了一场恶梦——。”

当天便从打磨厂河西金溪人开的专卖闱墨的书铺中,买来四本蒙童所读的书,名为“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的合称。由谢升当助教,为阿启蒙。

谢应龙想了一下说:“再苦,也比坐困在这里好。不过,我把丑话说在前面,我可没有谢礼送你。”

“现在苗疆不靖,四川总督来了一咨文,要里拣发佐杂官十员到省,以备差遣。边疆很苦,大家都不愿意去。你老兄如果有意,这件事包在我上。”

一听不由得想起那相士的话“不到一年,必有奇遇。”这不就是奇遇吗?

五衷芒然,跟着他舱中,劝得谢太太住了哭声,方始问:“现在来得去不得,你有什么计较?”

“还讲福气!死了连棺材都没有。”

于是谢应龙领了“文凭”摒挡赴任,一家四先由京赶早到荆州,然后雇了一条船,溯江西上。船过宜昌,谢应龙忽患腹泻。三峡之中滩险急,既无法中途停留,亦无可以延医,只有从行中取些成药服用,却并无起。走到东以西,待四川境界之,谢应龙一瞑不视了。

“可怜啊,一生辛苦,死在这个连地名都不知的地方!”

“我实说了吧!这个主意,就是船老大教我的。这一来,我们得救,他也省事。”

“怎么说是他也省事?”阿不解地问:“跟他什么相?”

这个警告使得谢太太收住泪。回到船上改了称呼,阿升格为“老爷”名字当然也改为谢应龙了。谢太太算是他的继母,谢升称之为“老太太”表面看来是谢应龙奉母上任,毫无破绽。

“阿啊!你要想官,就要用功。脑里不通,是抓不住印把的。”在谢太太这样策励之下,阿倒很用功,境亦不算慢。谢应龙颇为欣

“我现在是没脚蟹。”谢太大哭着说:“有什么主意?”

选缺不论是何情况,谢礼一定要送。选这苦缺,至少亦须送二十两银。那吏书办说:“反正你京,我总要送程仪。咱们扯个直,‘两不找’好了。”

“谁说来得去不得?”谢升低声说:“老爷一直在京,四川没有人认得他。我的意思,趁此荒郊野外,把老爷悄悄埋了起来,侄少爷就了老爷的名字去官。三年两载,积下盘缠,再来起老爷的灵柩回绍兴。这不是一条生路?”

“怎么不跟他相了这意外,老爷大小是朝廷的命官,他要停下来,到县里禀报。这里属宜昌府东县该,县大老爷要来相验,他起码要耽搁三天的工夫。县大老爷是地方官,事无大小都要,遇到这事,不能不料理善后。官的拣小辫抓,一定责成船老大送我们境,没有盘缠也要送。你想,船老大把他的这条船赔在里面,怕都不够。”

“有棺材反而不好了。是要这样葬才会发,这叫‘蒿禾葬。’”船老大又说:“谢太太你不要哭了,惊动了人,不妥当。”

计议已定,连夜动手。此时此地,当然谈不到用棺木盛殓,将尸用一床棉被裹一裹,趁着星月微茫,合力抬上岸去。船老大还懂风,挑了一藏风聚气,没有靠山的地方,拿船上常备的圆锹方铲,掘一个三尺的土坎,埋葬了谢应龙。

“冒充得过。”谢升答说:“文凭上开的年貌是‘面白有须’。侄少爷从现在起,就把胡留起来。至于年岁,向来是开得小的,更加相符了。”

“既然婶娘没有主意,就照谢升的话。不过,”阿:“船老大是知这回事的,怎么办?”

“喔。”神一振,死念全消的阿:“婶娘有什么主意?”

“我明白了。大概这事,他遇见过不止一回。”阿想了一下问:“我冒充得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