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2/10)

【经】八年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款盟于洮。郑伯乞盟。夏,狄伐晋。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

僖公八年

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复期月。

仲言于齐侯曰:“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不怀。”

宋公疾,大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鱼,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

【传】六年,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郤芮曰:“后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陈辕宣仲怨郑申侯之反己于召陵,故劝之城其赐邑,曰:“城之,大名也,孙不忘。吾助请。”乃为之请于诸侯而城之,。遂谮诸郑伯,曰:“城其赐邑,将以叛也。”申侯由是得罪。

【传】八年,盟于洮,谋王室也。郑伯乞盟,请服也。襄王定位而后发丧。

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为右,以败狄于采桑。梁由靡曰:“狄无耻,从之必大克。”里克曰:“拒之而已,无速众狄。”虢曰:“期年,狄必至,示之弱矣。”

------

夏,诸侯伐郑,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围新密,郑所以不时城也。

僖公六年

秋,盟于宁母,谋郑故也。

我死,女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既葬,奔郑,又有于厉公。文闻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曰‘知臣莫若君。’弗可改也已。”

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晋侯复假于虞以伐虢。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会于首止,会王大郑,谋宁周也。

齐侯修礼于诸侯,诸侯官受方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

【经】六年王正月。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冬,公至自伐郑。

冬,王人来告丧,难故也,是以缓。

【经】九年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秋七月乙酉,伯姬卒。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

【传】七年,齐人伐郑。孔叔言于郑伯曰:“谚有之曰:‘心则不竞,何惮于病。’既不能,又不能弱,所以毙也。国危矣,请下齐以救国。”公曰:“吾知其所由来矣。姑少待我。”对曰:“朝不及夕,何以待君?”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且用陈辕涛涂之谮也。

------

僖公九年

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从之。

闰月,惠王崩。襄王恶大叔带之难,惧不立,不发丧而告难于齐。

【传】九年,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

秋,齐侯盟

,晋侯佹诸卒。冬,晋里奚克杀其君之奚齐。

于是江、黄、、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

僖公七年

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乎?亲以,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惟德繄。’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且言易也。

【经】七年,齐人伐郑。夏,小邾来朝。郑杀其大夫申侯。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款、郑世华盟于宁母。曹伯班卒。公友如齐。冬,葬曹昭公。

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

------

郑伯喜于王命而惧其不朝于齐也,故逃归不盟。孔叔止之曰:“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失亲患必至,病而乞盟,所丧多矣,君必悔之。”弗听,逃其师而归。

鹑之贲贲,天策焞々,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乎。丙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秋,诸侯盟。王使周公召郑伯,曰:“吾抚女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

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奔黄。

冬十二月丙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

冬,郑伯请盟于齐。

初,申侯,申也,有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

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于武城。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郑伯使大华听命于会,言于齐侯曰:“氏、孔氏、人氏三族,实违君命。若君去之以为成。我以郑为内臣,君亦无所不利焉。”齐侯将许之。仲曰:“君以礼与信属诸侯,而以终之,无乃不可乎?父不之谓礼,守命共时之谓信。违此二者,莫大焉。”公曰:“诸侯有讨于郑,未捷。今苟有衅,从之,不亦可乎?”对曰:“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帅诸侯以讨郑,郑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若总其罪人以临之,郑有辞矣,何惧?且夫合诸侯以崇德也,会而列,何以示后嗣?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记,非盛德也。君其勿许,郑必受盟。夫华既为大而求介于大国,以弱其国,亦必不免。郑有叔詹、堵叔、师叔三良为政,未可间也。”齐侯辞焉。华由是得罪于郑。

秋,楚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

孔曰:“且有后命。天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