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祭公者何?天之三公也。(天
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凡百二十官,下应十二
。祭者,采也。天
三公氏采称爵。○祭公,侧介反,后“祭仲”、“祭叔”放此。应,应对之应。)
[疏]“京师者何”○解云:言天
之居,而文不言王;
言凡国,而为王后所归,故执不知问。
[疏]注“不言”至“外文”○解云:外相如者,例所不录,言如纪即外相如,故曰辟有外文也。
[疏]注“礼本下为士制”○解云:即《士丧礼》、《士虞》、《士相见》之属是也。言此者庶人无礼篇,故传家偏举言之,即《曲礼上》篇“礼不下庶人”郑注云“为其遽于事,且不能备
”义亦通于此。
[疏]注“在齐”至“光也”○解云:即襄九年“冬,公会晋侯”已下“滕、薛伯、小邾娄
、齐世
光伐郑”十一年“
[疏]“诸侯来曰朝”○解云:隐十一年师解云尔,故此弟执而难之。○注“据臣”至“言聘”○解云:僖元年传文。
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地方千里,周城千雉,
室官府,制度广大,四方各以其职来贡,莫不备
,所以必自有地者,治自近始,故据士,与诸侯分职而听其政焉,即《
秋》所谓内治其国也。书季姜归者,明鲁为媒,当有送迎之礼。○治自,直吏反。)
虞》、《士相见》之属是也。言此者,庶人无礼篇,故传家偏举言之。即《曲礼》上篇“礼不下庶人”郑注云:“为其遽于事,且不能备
。”义亦通于此。
夏,四月。
九年,,纪季姜归于京师。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纪。父母之于
,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明
尊不加于父母。)京师者何?天
之居也。(以季姜言归。)
[疏]注“是后”至“尤”○解云:郎师,即下十年“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是也。其龙门之战者,即下十三年“公会纪侯、郑伯。已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云云是也。《
秋说》云“龙门之战,民死伤者满沟”故此注云“氵不血尢
”也。
[疏]注“与上”至“亟也”○解云:周之三月,乃是夏之孟月,自有祠之礼。今周之五月,乃夏之三月也,犹与上祠同在一时而复为疲故曰与上祀同为亟也。
秋,伐邾娄。
[疏]注“天”至“仲也”○解云:上大夫称伯仲者,即祭伯、南季之属是也。次大夫不称伯仲者,即此是也。下大夫称官氏名且字者,即宰渠伯纠是也。
女在其国称女,此其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
[疏]注“据待”至“夫也”○解云:成十七年十一月“壬申,公孙婴齐卒于珠簟贝云“非此月日也,曷为以此月日卒之?待君命然后卒大夫。曷为待君命然后卒大夫?曷为待君命然后卒大夫?前此者,婴齐走之晋。公会晋侯,将执公,婴齐为公请。公许之反为大夫,归至于珠舳卒,无君命不敢卒大夫。公至,曰:‘吾固许之反为大夫。’然后卒之”者是也。
何以不称使?(据宰周公称使。)
疏则怠,怠则忘。(怠,解。○疏,音疏,下注同。解,古卖反。)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礼本下为士制。兹,此也。四者,四时祭也。疏数之节,靡所折中,是故君合诸天
,
四时
而思亲也。祭必于夏之孟月者,取其见新
之月也。裘葛者,御寒暑之
服。士有公事,不得及此四时祭者,则不敢
其衣服,盖思念亲之至也。故孔
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折中,之设反;下丁仲反。御寒,鱼吕反,又如字。不与,音预。)
成使乎我也。(以上来无事,知遂成使于我。○成使,所吏反,注及下“成使”同。)其成使乎我奈何?使我为媒,可则因用是往逆矣。(婚礼成于五:先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然后亲迎。时王者遣祭公来,使鲁为媒,可则因用鲁往迎之,不复成礼,疾王者不重妃匹,逆天下之母若逆婢妾,将谓海内何哉?故讥之。不言如纪者,辟有外文。○媒,亡杯反。请期,音情,又七并反。迎,鱼敬反。妃匹,音,绝句。)
冬,曹伯使其世姑来朝。诸侯来曰朝,此世
也,其言朝何?(据臣
一例当言聘。○
,音亦。)
秋,七月。
[疏]“京者”至“言之”○解云:京师之名,理须训解,故分而问之。○注“地方千里”○解云:即《诗》云“圻千里”是也。○注“周城千雉”○解云:在定十二年。○注“即
”至“之礼”○解云:《
秋》据鲁为王,故内鲁,若周公制礼,内京师然也。
[疏]注“据宰周公称使”者。○解云:即僖三十年“天王使宰周公来聘”是也。而称宰者,义与九年同。婚礼不称主人。(时王者有母也。)遂者何?生事也。(生,犹造也。专事之辞。)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据待君命,然后卒大夫也。)
夏,五月,丁丑,啤!鸷我允椋考ヘ揭病#ㄓ肷响胪为亟也。)
天王使家父来聘。(家,采地。父,字也。天中大夫氏采,故称字,不称伯仲也。)
冬,十月,雨雪。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周之十月,夏之八月,未当雨雪,此气大盛,兵象也。是后有郎师、龙门之战,氵不血尢
。○雨雪,于付反。氵不,古
字。)
[疏]“祭公者何”○解云:言诸侯,而逆王后;
言大夫,而经文言公,故执不知问。○注“天
”至“采也”○解云:《
秋说》云:“立三台以为三公,北斗九星为九卿,二十七大夫内宿
卫之列,八十一纪以为元士,凡百二十官焉。下应十二
。”宋氏云:“十二次,上为星,下为山川也。”此言天
立百二十官者,非直上纪星数,亦下应十二辰,故曰下应十二
也。○注“三公氏采称爵”者。解云:即祭公、周公是也。上大夫即例称五十字,即祭伯、南季、荣叔之属是也。次大夫例称二十字,即家父之属是也。下大夫系官氏名且字,即宰渠伯纠是也。上士名氏通,石尚是也。次士以官录,即宰亘是。下士略称人“公会王人于洮”是也。其刘
、单
之属,不称字而称
者,谓诸侯
为天
大夫,故设文,非王臣之常称。若然,祭公、周公官爵玫龋而僖九年“夏,公会宰周公”特加“宰”者,彼传云“宰周公者何?天
之为政者也”注云“宰,犹治也。三公之职号,尊名以加宰,知其职大尊重,当与天
参听万机,而下为诸侯所会,恶不胜任,故加宰”仍非常称也。
《秋》有讥父老
代从政者,则未知其在齐与?曹与?(在齐者,世
光也。时曹伯年老有疾,使世
行聘礼,恐卑,故使自代朝,虽非礼,有尊厚鲁之心,传见下卒葬详录,故序经意依违之也。小国无大夫,所以书者,重恶世
之不孝甚。○齐与,音馀,绝句,下同。恶,或乌路反。)
[疏]“女在其国称女”者。○解云:即隐二年“纪履纟俞来逆女”上三年“公钊缙肽媾”之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