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文公卷十三起元年尽九年(7/7)

名为三年称子者,其实非唯继父之位。)继文王之体,守文王之法度,文王之法无求,而求,故讥之也。”(引文王者,文王始受命,制法度。)

夫人姜氏如齐。(奔父母之丧也。不言奔丧者,尊内,犹不言朝聘也,故以致起得礼也。书者,大夫家,危重。言如齐者,大夫系国。)

[疏]注“奔父母之丧也”○解云:知者,正以诸侯夫人尊重,既在夫家,终身不反,唯三年之丧,乃可越竟而奔之。今此夫人如齐,直书不讳,故知其奔父母之丧也。○注“故以致起得礼也”○解云:正以《春秋》之例,夫人违礼而出会者,皆不致之,唯此一文而书至,故庄二年注云“有出道乃致,奔丧致”是也。○注“书者”至“危重”○解云:欲道夫人如齐奔父母之丧,礼既许之,则是常事,而书之者,但此夫人所茫乃是大夫之家,卑于夫人,有不制之义,而危重之,是以书也。○注“言如齐”至“系国”○解云:案上四年“逆妇姜”之下,注云“不言如齐者,大夫无国也”与此违者,正以四年经云“夏,逆妇姜于齐”逆至共文,又不书如齐,见其娶于大夫矣,故不言如齐,正由大夫无国故也。今此夫人,仍彼妇姜一也,经书如齐,明知正由大夫系国故也,何者?今既尊内不言奔丧,若去如齐,即文不可施,是以将大夫系国,书如齐矣。

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

辛丑,葬襄王。

王者不书葬,此何以书?不及时书,过时书,(重录失时。)

[疏]“王者不”至“以书”○解云:正以隐三年“天王崩”之下,师作解云“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故此弟子据而难之。○“不及时书,过时书”○解云:其不及时书者,即宣二年十月“天王崩”三年正月“葬匡王”昭二十二年“夏,四月,乙丑,天王崩。六月,叔鞅如京师。葬景王”之属是也,以其不及七月,故书之也。其过时书者,上下无文,唯桓十五年“三月,乙未,天王崩”至庄三年夏“五月,葬桓王”盖以当之。○注“重录失时”○解云:以天下共葬一人而不如礼,故恩录之,剌其失时矣。

我有往者则书。(谓使大夫往也,恶文公不自往,故书葬,以起大夫会之。日者,僖公成风之丧,襄王比加礼,故恩录之,所以甚责内。○恶,乌路反。)

[疏]注“日者”至“责内”○解云:如此注者,正以昭二十二年“六月,叔鞅如京师。葬景王”之属不日故也。言襄王比加礼者,即元年“叔服来会葬”五年“荣叔归含且睢薄罢俨来会葬”之属是也。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出独致者,得礼,故与臣子辞。月者,妇人危重,从始至例。)

[疏]注“出独”至“子辞”○解云:书致者,臣子喜其脱危而致,故曰与臣子辞耳。○注“月者”至“始至例”○解云:独行无制,恐有非礼之恶,故曰危重也。言从始至例者,即宣元年“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成十四年“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之属是也。

晋人杀其大夫士悖及箕郑父。

楚人伐郑。

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夏,狄侵齐。

秋,八月,曹伯襄卒。

九月,癸酉,地震。地震者何?动地也。(动者,震之故。传先言动者,喻若物之动地以晓人也。)

[疏]“地震者何”○解云:大阴沈重,本无动性而书震,故执不知问。

何以书?记异也。(天动地静者,常也。地动者,象阴为阳行。是时鲁文公制于公子遂,齐、晋失道,四方叛德,星孛之萌,自此而作,故下与北斗之变所感同也。不传天下异者,从王内录可知。○行,下孟反。孛,音佩。)

[疏]注“孛星”至“同也”○解云:即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是也。言与北斗之变所感同者,即十四年注云“齐、晋并争,吴、楚更谋,竞行天子之事。齐、宋、莒、鲁弑其君而立之应”是也。○注“不传”至“可知”○解云: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传云“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今此地震为内录之,内为新王天下明矣,故言不传天下异者,从王内录可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