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回中hua月痕计凌晨轻寄柬断情(2/2)

迢迢莲幕夜,曲唱恼公多。

谁唱《采莲歌》,歌与侬相接。

红豆掀开帘,在门边伺候。他母女二人就房来,贾氏坐下,说:“韩师爷好几天不来,今天却送甚柬帖儿,叫你这样苦恼?”采秋:“他了两首诗,要我和韵,我却没来由去苦恼,难是怕诗来么!”转说得贾氏和红豆都笑起来了。采秋就也笑:“妈,你没有梳,我今日却和你梳个吧。”于是笑嬉嬉的拉着贾氏到妆台前坐下,替他篦了,盘了一个合。说说笑笑,摆上饭来,吃了。又邀贾氏同去看看兰,便过贾氏这边来坐,到午正才自回去。贾氏见采秋这大半天喜得很,便不说长短。

今日芙蕖开,明日芙蕖老。

翻成冷,情

望芙蕖,芙蕖红灼灼。

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望隔秋江,秋江渺烟

荷生送二人去后,见新月东升,碧天如洗,满影,袅袅婷婷。寓斋光景,正自不恶。惟心为事,便觉景如故,风味顿殊。便步里间,四顾寂寥,无人可语。因想起芙蓉洲与采秋目成眉语,何等绸缪。曾几何时,而人是情非,令人不堪回想。因唤青萍焚起香篆,磨墨展笺。荷生提笔,写《采莲歌》四首

写毕,朗一遍。意犹不尽,又取一笺。青萍剪了灯,见荷生提笔就笺上写《相望曲》三字,复另行写

荷生便将《采莲歌》再看一看,说:“芙蓉,晚风杨柳,我自谓似之;只镇日是你们焚香捧砚,好不得没诗情也!”青萍碰了这个钉,却不敢走开。消停一会,伏侍睡下。荷生因想:“香山垂老,边还有樊素、小蛮;苏东坡远谪惠州,朝云也曾随侍。我如今决计买一姬人,以销客况吧。”又想:“倘有机会能够无负红卿夙约,这也遂我初心。只是采秋如此,红卿可知。况人别三年,地隔千里,我不负人,正恐人将负我!”辗转一会,又忆起日间小岑说的韦痴珠来,因想:“人生遇合,真难预料。咳!去了一个杜秋娘,来了一个韦苏州,我客边也算不十分寂寞了。”

相望隔层城,居城不可越。

珍重同心,劝依莫轻折。

往从之游,又恐风狼起。

早有一个黠丫鬟,暗暗的报与贾氏知。贾氏刚才下床,听丫鬟这般说,也不知何事,便包上帕过来。采秋见他妈来了,转把,迎了来,说:“我起来一早晨了,还没有看妈去,你却远远的跑来。”贾氏见他眶红红的,便说:“我的姑娘,是那一个给你气受?你竟哭了这个样儿!”便上前携着采秋的手,说:“清早起来,也不穿件夹的衣服!”采秋便勉笑着:“起来是穿件罗夹小袄,因是梳,才脱了。我那里哭?妈平日见我哭过几回哩。”

采湖心,只愁风雨恶!

荷生等不得说完,便问:“这痴珠可姓韦么?”小岑:“可不姓韦!你也该晓得这人。”荷生便兴起来,说:“他什么时候来的?他虽比我们早些山,究是我们一辈。”就将神庙、芦沟桥两国相遇,及长新店打尖,见间题的诗款是“韦痴珠”因疑两番所遇就是此人,一路想赶着他,竟赶不上,讲了一遍。就说:“我至今心上还是耿耿,如今相见有日了!”便哈哈的笑。剑秋:“我听见武营里公请一位师爷,住在秋华堂,也疑就是此人。”小岑:“不错!”遂将那日心印所说痴珠此来情事,及遇着李夫人的话,复述一遍。

转盼之间,早是七月初四五了。这日,小岑、剑秋乘着晚凉,都来看视荷生。荷生谈吐,全没平时兴会。两人谈及愉园,荷生便无打彩的说:“我们讲我们的话吧。”小岑、剑秋遂不提起。后来剑秋提起那天所言秋痕逃席一事,小岑不曾讲完,要他接将下去。小岑只得将自己领着秋痕、丹-的情状说了。说得剑秋、荷生都笑起来。又说闯人汾神庙西院,秋痕见了痴珠联句。

采之贻谁,比侬颜好!

静悄悄的。

扁舟如小叶,自木兰桨。

中宵两相忆,共看半月。

写毕,又朗一遍,向青萍笑:“你懂得么?”青萍不敢答应。

看官听着,荷生这一夜不特将采秋置之度外,即红卿也置之度外,又晓得痴珠指日可以相见,便像得的禅师一般,四大皆空,一丝不挂,呼呼的睡着了。正是:

荷生大喜:“早上李谡如正下帖请我秋华堂,我为着官场私宴向例不去,且近来心绪不佳,想要辞他。这样说来,却要破例一走。”就向跟班要过李家请帖,递给二人看,:“不是‘席设柳溪秋华堂’么?”又向跟班问:“初七这一天,李大人请几个客?营里公请的韦师爷就住在秋华堂,想必在坐。你们再探听着。”跟班答应。荷生当下很喜了。二人复闲话一回,就也散去。

惊起鸳鸯飞,有人拍纤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