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问何在?在此灵明中。
灵明与闇昧,俱在转中。
惟有善知识,不堕恶趣中。
老和尚展开来一视,乃合掌念了一声佛号,:“世事人心,幽幽曲折,有如此琐琐细细开注在此。乃有一善至百千万善,小善大善的,有一恶至百千万恶,小恶大恶的。有一善解了百恶的,有一恶坏了千善的。有有心为善的,有无心作恶的。有他人善,在自己的;有自己善,在他人的;有他人恶,在自
的;有自己恶,在他人的。俱无富贵贫贱异等,却有尊卑大小殊途。”老和尚见了,又念一声佛,乃去寻那南印度自东行的善恶人文卷。见那纷纷错错,四海九州岛,昆虫鸟兽也载在上面,哪里去寻一个旧知故识!便向主者又念了一声佛号,问
:“老僧阅卷,万国九州岛,广注善恶生人,如何不见一个知识?”主者
:“人有一声弥陀,改了一劫恶业,不曾往上往下,尚在五行中,未超三界外的。即就
僧这一声,看来文卷便注着惺惺里卜净的
因。只因他父刻薄,生他愚昧,又以一声佛号度脱原来,虽免恶
,他却未
信心,又复障碍。”元通和尚阅得文卷
因,乃乞求与他
转个善地,使他完了度脱之局。主者
:“
僧德力,便转他善地,却要他
心修行,莫教怠惰前因。若是旧恶不改,孽障再新,纵是弥陀万句,怎得上通天界,必定下堕地狱。”老和尚合掌称谢,说
:“老僧也是神游奇遇,望明府把这百千万亿大善小善、大恶小恶赐教,何者为大,何者为小,何者一善解得百恶,何者一恶坏了千善,怎的叫
有心无心,怎的叫
他人自己,明分细剖,不独老僧受教,且利益众生。”主者笑
:“
僧要知大善,无如纲常
理、
孝臣忠,小善便是安分守己、济人利
。能安分守己,何恶不消?不能济人利
,何善能称?有心求佛佛也灵,无心之过过即改。
因,
僧岂不久识,何须问我?”老和尚
:“他人自己,老僧却尚未知,望明府备赐教言。”主者听了,便往厅上把手一拱,
:“
僧,你明明知识,故意呶呶问我,你岂不知善积儿孙,恶辱宗祖?”说罢,把袖一拂,竟
厅去了。元通和尚心生
喜,喜的是
家,得证了慧觉;又动哀怜,哀的是愚昧,不
下善
。后有清溪
人发明善恶、
转在心五言八句。诗曰:
如何这愈趋愈下,我必定要越转越,这便是我明明白白与他说了。”老和尚只是合掌
:“善哉!善哉!果然不是暗暗变化,真乃明明说知。只是老僧从东度,见了些善善恶恶之辈,不知可曾
转?”主者笑
:“
转一日,百千万亿,善恶各有其类。
僧既要知,却也不在你那东度,一时能有几件!”乃唤旁边吏役:“可将那善恶文卷,取过来看。”
地狱问何在?在此闇昧中。
话说元通和尚识了风车儿转
因,俱是世间善恶
回、百千万劫,他的慈悲心
,怎得家传
喻?叫醒了凡愚,无奈天地辽阔,生人繁多。只这慈心却复到灵通关上,想起昔日度脱的”四里“因缘。只见赛新园仍居庙内,乃到庙相见。赛新园一见元通老和尚非复昔日,老和尚见新园也不似日前,两人俱熬过
秋。虽是
家
,却也改变了些形容。话叙生平,便
玄论。新园乃问
:“师父你到何
化缘?见了些何方的光景?”元通和尚答
:“老僧实不相瞒,随师功行已满,只是愿未终消,东行
路光景,料师兄也游览过。只是善
恶孽,师兄恐未尽知。”新园
:“地方风景不殊,果是善恶
因,真未尽晓。”老和尚便把
转司的话,备细说了一番。刚刚说到卜净的因果,只见卜净与本定两个站立庙庑之下,齐
了一声:“师父,你修
的
神安逸快乐,我二人迷昧的
魄苦恼凄惶,望乞慈仁,指明超脱。”老和尚见了,笑
:“谁教你一个误
旁门,一个佛心不固。若知修省,还可度;终若不悟,只恐你再堕无明,便沉苦海。”两个听了,
应心却怀疑。顷刻只见
云漠漠,黑气蒙蒙,两个辞别新园与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