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孝敬,在心留,少有违拂独自尤。
只愿双亲心喜悦,福寿康宁到白。
祖师于静室中,慧光普照,知这不齐情由,乃向尼总持
:“徒弟,汝为父母
家,不当完一
之孝。若能充此善行,普及一切众生,同归正
,功德无量。”尼总持领了师旨,乃向
副问
:“师兄,这善行如何充满?”
副答
:“可度化的,须要言说;不可言说的,须要法力。师弟自揣近来
心善行,积成法力何如?若尚浅,当仗佛祖慈心方便,赞成功果。”总持
:“我知师兄
力弘
,仰仗扶持。”
这婆见了向老,来说些好话,二
一舅又来问安,两个媳妇双双悔过前非,都借着和尚的良言,圣僧的劝解。这婆
一时也悔过更新,心和意快,疾病安愈,梳洗起来,也去会两个尼姑
婆,往寺里忏罪保安。向老好生
喜,忙备香烛币帛,跟随婆
到万圣寺来。哪知向老平日一家父慈
孝,只因他既有
媳,又复续弦,除了这
因,便惹了那王
辈
中搅扰。他这辈怕圣僧东度,人人崇信正
,不得遂他迷
人心,乃遇着事机暗生
阻。却说向老同着婆
得寺来,她不便上前谒圣,乃叫尼姑引着婆
,近师前瞻拜。祖师知其为向老续娶,酿成这一
因,乘她悔悟前来,乃说一偈
:
二人正说间,只见许多善男信女,到殿中瞻拜祖师,纷纷杂杂。一个老汉说:“闻知师父度化向老官长,父
婆媳悖逆复孝,老汉却也遇着这宗怪事。老汉夫妻两
,生了五
二女,也无一个孝顺。若是师父慈悲,救正他们,也似向家一般改悔,老汉夫妇定然厚备金帛酬谢。”总持答
:“老善人,世间凡事有因,譬如地中布
,
豆
豆,
瓜
瓜。你前辈祖父,恐有失了孝顺的,后代定然生
不孝不顺
孙。”老汉答
:“先世无有这样祖父,便是老汉也不敢夸
。”总持
:“为何不敢夸
?”老汉
:不是夸
,我老汉为
时,父母在堂,师父听我说:
婆听了偈语,哪里知
?只是合掌望着祖师拜礼。同着尼姑
婆
得殿门,把偈语念与向老听。向老却明白说
:“
僧偈语,只要你忍耐免灾,把你与二
、两媳从前以后是非过恶俱消释了。只照你初到我家看待
媳的心
,便无气无恼,那疾病也不生。”婆
满
答应。向老一心
喜到家,一门仍旧和好。却说人生五
,有个“三尸”
孽。这三尸不喜人镇静长远,专一鼓
人作孽为非,凿丧天真,所以修真悟
之家,屏却三尸之
。世间好事,他使的人不去
,便是那七情六
,
邪
,都依附人心,
得人七颠八倒,他才遂意。却说王
辈混迹世间,分门逐类,结构在那不明
理人心。这向家一
,都也是他。今被圣僧
化了,他这些业障,计议
:“世间有正原无邪,有善原无恶,只因人心不古,已生
我等,既有我们,怎肯容他?这僧人一念要演化度脱人心,从了正
善行,必然福寿资生。我辈怎得容留,把世人愚
?”这些业障,乃就乘着国度中寺院远近,不明
理的愚夫愚妇,使作的那好货财、私妻
,不顾父母养;使作的那博奕好饮酒,不听父母训;使作的好勇斗狠、惹祸生非,连累父母伤;使作的那作恶犯法,把父母
发肤毁;使作的那违和迁怒,不把父母柔声悦
待;使作的那为利为名、争忿轻生,为父母忧。
愚夫,不孝之罪滔天。还有一等愚妇,被他使作的偏
女、忘孝公姑;使作的妒夫纳妾,老至无儿;使作的咒公诅姑,中馈不洁;使作的偷馋抹嘴、暗地藏荤;使作的在家不奉母仪,
嫁不听婆教,般般恶孽。虽说是“三尸”鼓噪,总是这七情六
吴厌辈附和。因向尚正父
婆媳复旧孝顺
好,一门兴旺,六畜滋生。这
男女,有闻知度化的,恶念不悔,反生讥诮;也有误遭邪惑,一念省悟的,到寺超脱,望求释前非。
前节既失,后悍作祸。
老汉
父母在,不远游,戏彩斑衣解忧愁。
饱衣供早夕,下气和颜声更柔。
自不忍心,于人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