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七回说苦乐庙祝知音举数珠长(2/3)

饥饿贫寒能忍,官刑卑贱难当。老来卧病少茶汤,乐死有何系望。乐的何尝经惯,妖躯怎受灾殃。歌儿妾守牙-,哪件肯丢心放?

老叟又说:“师父,经文大理,却为何五行生来,那富贵快乐的像貌丰伟,这贫贱苦恼的形貌倾斜?”长老:我又曾闻,五行相貌,皆本心生。古语云:

长老依言,乃与僧、老叟离了中途小庙,来到老叟家。方才叙坐,只听得堂屋后妇人大声叫:“何又寻个光长老来了。任你便寻了南寺里北寺里没发的,整千成万来,也难人家务闲事。”说罢大石如雨打屋来。长老乃把数珠一举,只见屋内走老叟的第四来,看着长老:“师父,你捉的妖怪在哪里?”长老说:“现在屋内大叫说话,打石。”四乃往屋内一看,:“不见,不见。”长老乃把数珠挂在四项下。只把数珠一挂,他里便看见那妇人蓬垢面,丑陋不堪,自己思想:“原来是我外经商,那柳丛中一娟。我久未到彼,正思念她,要到彼行乐,却原来这般模样,不是病害,定乃殒亡,空系恋心,想她作甚!”四只这一念,只听得那屋内号啕一声,从空去了,顷刻老叟家安静如前。老叟大喜,四堂拜谢,摆下素斋,款留长老、僧。座间却议论苦乐二村的事情。老叟说:“苦村之人真苦,师父你却说不为苦;乐村之人真乐,你却说不为乐。”长老听了,便问老叟:“此言自何说来?”老叟便把僧与庙祝的说话讲。长老说:“此事果不怪。苦人兢兢业业,日求升合,有甚心情去行恶事?乐人心悦意足,任情放胆,哪里顾伤天理?况且否极泰来,乐极生悲,自然循环不。”老叟:“为非歹,多是苦人去。比如为盗贼,哪有个乐者去为?”长老:“苦人犯法,与乐者违律,总是遭刑宪,受苦恼,只恐苦的能受,乐者难当。”老叟:“均是血之躯,刑法之苦,怎么苦的能受,乐者难当?”长老说:“贫僧常在僧前闻经说法,曾听了几句破惑解忧言语,你听我说来。”乃说

僧人听了,向士说:“我与师兄方才只因争老叟礼慢,动了这邪心,便令长老看见原形,把数珠一举,使我站脚不住,若不是长老,又动了坐轿,畅快私心,那戒尺儿便灵如利剑。如今捉妖不捉妖,当把心放平等,自不作妖,何妖难灭。”:“师兄言之当理,我们且不必到庵求僧指教,只随着长老到老叟家,先灭了妇女妖怪,再向铁钩湾去,降那赤风大王。”乃向长老说:“师父顺,乞先扫了老叟家妖,然后再剿除村怪。”

戒尺惩邪怪,锋利不用磨。

宗妖已被弟们驱除,只有第四为商的一宗妖难治。我两个正到庵,求僧指教法力。既是师父奉命而来,不知僧有何指授?”长老:“僧以数珠、戒尺两件付我,叫我逢怪只举数珠。我方才于众中,分明见二位状若妖,故举数珠,忽然又非妖怪。”士便问:“若是真妖怪,数珠一举便怎么?”长老说:“僧却有几句秘语传来,本不说与人,但二位既在,同是治妖的,便说与他听知。”乃说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长老说罢,老叟:“师父虽说得是,我老拙必定要找个因,一个五行铸造生人,怎便有生来享快乐的,受苦恼的?”长老说:我小僧曾闻经卷中说得好:

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人若生来相貌该贫苦,陡然行了一善,那相貌忽变了富贵;人若生来相貌当富贵,忽然作了一恶,那相貌忽就变了贫苦。世上人若知有心无相,只去行善,定然没有苦恼。僧人与士听了:“师父,你这等说,是心在前,相在后了。既是心在前,怎又生个苦乐相貌?却不又是相在前,心在后了?”长老笑:“你二位虽转,皈依两门,一心尚有未彻,哪里知心相,相通共脉,只在善恶顷刻一念间。二位且随我到铁钩湾村,降了那怪,自然

数珠端正念,举动

有心无相,相逐心生;

要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