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七章营救计划(2/3)

回大人的话,卖的最好的有《康熙字典》,还有一些宅第风的书。

“其实书局并不怎么挣钱,徐兄又是这么喜,又何必客气呢?”

运到当地大概还能便宜两成。

李富贵的这个提议实在是非常诱人,由于李富贵的倒行逆施,徐继畲暂时还没有投靠他的打算,这些天他在淮同样看到了一些让他无法接受的东西,前面那些奇怪的学说毕竟是从西方传来的,徐继畲还能容忍。可是在这里有一些对传统的颠覆就让他到有些害怕,比如说淮这里的士如果死了老也就随随便便的守个一两个月的孝就算完事了,这在徐继畲看来实在有些狂悖,不过他在心底里也承认这样有很多好,可是关键是别人会怎么看。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是以孝治天下,像李富贵这么一,徐继畲实在不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但是这个书局又让他实在是喜

李某钦佩,不过您也一把年纪了,这风里来雨里去的事情恐怕不适合您来了,您看这样如何,我知您是过巡抚的人,我也不敢说招您幕府,就这个书局您有没有兴趣?

很好,你下去跟他们说以后就保本价销售,但是十本康熙字典要搭《瀛环志略》,那些什么宅第风的书也是十本就搭《海国图志》,至于其他的书如何搭由徐先生定夺。

李富贵的确有把书局送给徐继畲的意思,虽然这个书局也是了大价钱办起来的,不过从这位徐继畲的资历上来看,李富贵相信这个人是这个时代极其罕见的清官,虽然李富贵很难理解一个大清的官员不贪污是怎么到巡抚的位上的,不过从他自官场退下后就在平遥超山书院授课来看他这些年的官宦生涯积攒的银的确不多。

还有让利的空间吗?

您如果有兴趣,我就把这个书局送给您,以后这里的一切由您主持,至于您想往内地卖先的现代书籍,这也好办。李富贵抬手叫过站在不远的主:我们这里向内地卖的最好的都有哪些书?

有,在现有价格上再折个两成应该还能保本。

李富贵看了徐继畲的犹豫,其实这个书局虽然我了很大的份,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官办的东西,仅仅是一件私产,所以徐兄大可不必有太多顾虑。

怎么说徐继畲总是辞不受,李富贵也就不再持了,他毕竟只是想留下这个人,至于其他的方面李富贵并不在意。

我们的书价比他们本地价便宜多少?

我们用的纸也便宜,海州那边有两家造纸厂,从东瀛木材造纸,成本很低的。主对这一行倒是颇为通。

徐继畲对这个书局当然有兴趣,不过他不知李富贵这么问是什么意思。

李大人的书成本真是低啊。徐继畲从桌上拿起一本书仔细翻看,书籍印刷,纸张的质地也不错,他实在不明白价钱怎么会这么便宜。

夏礼在北京的大牢里对李富贵的观有了很大的改善,他自从在连云港受辱之后心中一直对李富贵恨得不行,可是偏偏是被一个女人打了,连报仇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只能在心中暗暗咬牙。可是这次祸不单行被清政府扣押起来当作人质却又是李富贵雪中送炭施以援手,这倒是很让他很动。他们这些人刚到北京的时候吃了,尤其是他,夏礼可算得上是个老牌侵略者了,他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到中国来了,在李富贵认识的所有洋人当中他算是中国话说的最好的了

这段时间北方可是相当闹,额尔金自从夏礼一行被清廷扣押之后变得怒不可遏,不再理会刘铭传布下的蜘蛛网从静海和直沽两路兵猛攻天津,天津城防固又有大军囤积,武也较其他地方的队先,英法联军连攻三天也没有拿下来,这样一来额尔金就有一些退失据了,他的后方民团的活动也变得相当的活跃,很多地方都变得难以控制。不过他所面对的也不全是坏消息,谈判使节被扣的报告被火速送往国内,印度总督鉴于印度起义已经逐渐平息,现在虽然还有一些势力在顽抗,不过覆亡只是迟早的事情了,所以决定向中国派援兵,现在额尔金决心不惜血本拿下天津以保持一个的姿态,到时候再和清廷谈条件,李富贵已经保证尽全力营救被扣的人员,所以额尔金现在倒不是很为夏礼他们担心。

这段话让徐继畲下定了决心,他现在只是还想继续观望一下,这期间只要不与官面上的李富贵有什么纠葛应该不会受到什么牵连,李大人如此厚,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赠与就不要再提起了,我对这书局也确实喜非常,就算我在这里学一学这西洋的事,书局自然还是李大人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