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章李富贵的一八六零(2/3)

借着这个势李富贵把省下的二十列火车推拍卖,立刻得到了极为烈的响应,就那些矿主的情就让主持拍卖的有些受不了,最后不但铁路的投资被收回,还不大不小的赚了一笔。不过这样一来铁路的运力就稍显有些过剩,虽然李富贵认为这样的富余会在一两年内就被消化掉,不过在现在还是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当李富贵看到火车老板娘把半个在车窗外扯着嗓喊:“上来有座位,再上一个就走了,上来走了。”的时候他简直恍如隔世,真没想到到了清朝也能看到如此熟悉的一幕。

李富贵低声了个哨“真有这么好的事?现在我们的生意赚钱的不少,不过除了我打仗之外十倍的利倒是很少见。”

李富贵还是没有明白冯铭的

工,寿州至合州的铁路甚至抢先完工,毕竟这一条里程较短,而且所过的地方地形也更适合铺设铁轨,在这条铁路快通车之后李富贵改变了原来打算扶植两个铁路公司的想法,因为他需要把这条铁路变现,他需要一大笔钱来疏浚淮河,可是想要把一条价值将近两百万两白银的铁路变成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凑这么一大笔钱除非是十几家富豪合伙拼凑,可是人一多事情就会变得难办。所以李富贵想了把这条铁路分拆卖的办法,当然这分拆不是把铁路划分成无数小段拿来拍卖,而是经过计算这条线路的运营能力和盈利前景给每列火车定下了五万两银的标价,当然还有一张合寿铁路公司颁发的营运证,只要掏五万两银就能够得到一列火车,同时可以在寿州与合州之间行各运输活动。第一批十列火车很快就被订购一空,车主们很快就发现这实在是一个赚大钱的行当,那些矿主别看在别人面前都是耀武扬威,一见到车主立刻就矮了一截,为了一节车能够拉上一堆八竿打不着的亲戚。

“报纸这么好赚,还真是奇怪了,为什么我的几家报馆每年还需要我贴钱?”李富贵笑了起来。

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也在笼到台北之间开工,原来自从李鸿章走了之后,李富贵很轻松的就把继任的台湾给拿下,下面大分原本都是他的人,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顺着原来的轨继续前,台湾这里产丰富,老百姓历代被盘剥的也少,这几年作为贸易的中转也有了不错的发展,所以这条铁路基本上是民间集资修建的,就这一上李富贵发现这个时代的台湾人心可是真齐,要是在大陆这么多人合投资是很难想象的,不过这条铁路兴建的不是十分顺利,台北到笼距离虽然短,但是地形很复杂,许多地方洋技师也很疼,倒是中国人开动脑许多奇思妙想工程才得以继续。

“不是靠卖报纸赚钱,是靠卖报馆赚钱。”

“说来听听。”

“是的,我有一个投资计划,可以让我们的投翻上十倍。”

“等到赚了钱我与大人二一添作五,如何。”

在这一年里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大清朝所有的省份都开办了一家官报,虽然报上登的内容着实无聊,不过毕竟是把报纸普及了。说起这件事冯铭居功至伟,他本人也在这次推广活动中发了大财。

“我打算拿这笔钱去内地开报馆。”

“要是赔了呢?”

那一天冯铭来找李富贵,李富贵现在对这一位非常的重,他们现在不但假货得好,而且还开发很有意思的新产品,比如说染发剂的发明就让李富贵没有想到,本来他也就是随一说,觉得扮作西洋人在日本沿海活动的海盗一幅东方人的样不像,没想到三个月后冯铭他们就拿了两解决方案,一假发,这一李富贵也想到了,不过中国海盗可不像西班牙海盗,他们对这东西很反,在海上李富贵又不到他们,所以染发就成了更好的选择,目前开发了金黄、银白和啤酒红三。从这件事李富贵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对白人的辨认能力都幼稚的可笑,实际上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分辨目标是不是西方人的方法就是看衣服,在衣服的基础上再稍加装扮他们就无法很好的分清对方的人了,李富贵对此的解释是如果你看到一大猩猩你当然会通过它的那一来判断他的份,而不是通过猩猩的面貌。这个发现使得更多的假洋鬼现在各地,他们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赢得了不少老百姓的好

铭这次来找李富贵是来借钱的“十万两银?”李富贵有些奇怪“你是说你私人要借这样一笔钱?”

“不会赔的,要不然我把计划说给大人听,大人自己定夺是否要支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