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恨,不过这和我们没多大的关系,他如果一定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李富贵在威胁石达开的同时也向其他势力透露了类似的意见,不过立场、口气都不尽相同,左宗棠立刻去找曾国藩商量,石达开始终无法消灭这让他很是心焦,尤其是三巨头的会面更是让他心急如焚,曾国藩回来以后十分高兴的告诉左宗棠他此行的收获,结果左宗棠一下就跳了起来“你们怎么能够这样,我跟伯函你说句实话,北京的皇帝究竟怎么样我是不在乎的,可是你们这么做不是把中华给瓜分了吗?现在洋人步步紧逼,我们正应该力气往一处使才对,长毛就剩下一口气了,只要灭了他们,中兴可待啊,你们怎么能划地为守,这样的话将来四分五裂,你们就是千古罪人。”
曾国藩对此不以为然“哪有你说得那么严重,我们也只是划分出势力范围各自发展而已,实际上这个密约的主要作用还是限制李富贵,否则以他的军力席卷**并不是难事,你想想,南京那样的城市,打起来居然毫不费力,听说他已经有了水缸这么粗的大炮,一想到我们湘军将士可能要和这样的人在战场上相见我就心寒,那得死多少人啊。现在李富贵愿意自缚手脚那总是一件好事,虽然我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左宗棠冷笑一声“为什么这么做?无非是想先把江西稳定下来,他那一套在江西推广,整个两江要再次整合也需要时间,我看未必用得了十年,说不定五六年后他就会向我们动刀,那个十年之约不过是迷惑你们的,就好像有人喊一二三的时候喊到二就动手一样。”
曾国藩摇了摇头“不象,要说这是缓兵之计实在没道理,我们现在又不能把他怎么样,他何必绕这么个弯子,我倒觉得是李富贵这个人小富即安。”
“我就是怕他小富即安,要是李富贵现在真的想一统八荒说不定我就真的去做他的马前卒,虽然这个人的二鬼子出身让人鄙夷,但是实在是有才干,文能治国武能平乱,只要他把这些才能用在正道上那个出身也就无所谓了。”
“他就是个汉奸,怎么可能把才能用在正道上?”
“说起来润芝也被人骂做汉奸,伯琛本来出使这件事还可以说为国分忧,可是他到洋夷的地方上以后还非要写什么日记,把那些洋鬼子夸的就像一朵花一样,现在汉奸的罪名算是彻底坐实,可是他们的风骨难道你我还不知道吗?”
“润芝和伯琛那不一样,李富贵是真汉奸。”曾国藩显然不同意把胡林翼、郭嵩焘和李富贵并列起来。
“未必,如果他是真汉奸润芝应该不会那么推崇他,他只是非常狡猾,这些淮人就是精明,少荃不也是这样。更何况就算他是真汉奸也可以让他变成假汉奸,他如果想做皇帝就不能把汉奸做到底,就好像当年的吴三桂一样。”
“这也未必,历史上甘作儿皇帝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