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使皆先历散骑,然后
据州郡,是吾本意也。”雄后为幽州刺史。
浑,凉州刺史。次乂,平北将军。司徒安丰侯戎,浑之
。太尉武陵侯衍、荆州刺史澄,皆乂之
。犹以不事上司,左迁河间太守,清论多为林怨也。魏名臣奏载侍中辛毗奏曰:“昔桓阶为尚书令,以崔林非尚书才,迁以为河间太守。”与此传不同。
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父靖,为蜀郡都尉。陈留耆旧传曰:靖
祖父固,不仕王莽世,为淮
太守所害,以烈节垂名。固
慎,字孝甫。敦厚少华,有沈
之量。抚育孤兄
五人,恩义甚笃。琅邪相何英嘉其行履,以女妻焉。英即车骑将军熙之父也。慎历二县令、东莱太守。老病归家,草屋蓬
,甕缶无储。其妻谓之曰:“君累经宰守,积有年岁,何能不少为储畜以遗
孙乎?”慎曰:“我以勤
清名为之基,以二千石遗之,不亦可乎!”
式,至孝,常尽力供养。永初中,螟蝗为害,独不
式麦,圉令周
以表州郡。太守杨舜举式孝
迁大鸿胪。兹王遣侍
来朝,朝廷嘉其远至,褒赏其王甚厚。馀国各遣
来朝,间使连属,林恐所遣或非真的,权取疏属贾胡,因通使命,利得印绶,而
路护送,所损滋多。劳所养之民,资无益之事,为夷狄所笑,此曩时之所患也。乃移书敦煌喻指,并录前世待遇诸国丰约故事,使有恆常。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转光禄勋、司隶校尉。属郡皆罢非法除过员吏。林为政推诚,简存大
,是以去后每辄见思。
明帝又分林邑,封一列侯。正始五年薨,谥曰孝侯。
述嗣。晋诸公赞曰:述弟随,晋尚书仆
。为人亮济。赵王
篡位,随与其事。
败,随亦废锢而卒。林孙玮,
率而疏,至太
右卫率也。初,林识
同郡王经于民伍之中,卒为名士,世以此称之。
鲁相上言:“汉旧立孔庙,褒成侯岁时奉祠,辟雍行礼,必祭先师,王家
谷,
秋祭祀。今宗圣侯奉嗣,未有命祭之礼,宜给牲牢,长吏奉祀,尊为贵神。”制三府议,博士傅祗以
秋传言立在祀典,则孔
是也。宗圣適足继绝世,章盛德耳。至于显立言,崇明德,则宜如鲁相所上。林议以为“宗圣侯亦以王命祀,不为未有命也。周武王封黄帝、尧、舜之后,及立三恪,禹、汤之世,不列于时,复特命他官祭也。今周公已上,达于三皇,忽焉不祀,而其礼经亦存其言。今独祀孔
者,以世近故也。以大夫之后,特受无疆之祀,礼过古帝,义逾汤、武,可谓崇明报德矣,无复重祀于非族也。”臣松之以为孟轲称宰我之辞曰:“以予观夫
,贤于尧舜远矣。”又曰:“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
者也。”斯非通贤之格言,商较之定准乎!虽妙极则同,万圣犹一,然淳薄异时,质文殊用,或当时则荣,没则已焉,是以遗风所被,寔有
浅。若乃经纬天人,立言垂制,百王莫之能违,彝
资之以立,诚一人而已耳。周监二代,斯文为盛。然于六经之
,未能及其
致。加以圣贤不兴,旷年五百,
化陵夷,宪章殆灭,若使时无孔门,则周典几乎息矣。夫能光明先王之
,以成万世之功,齐天地之无穷,等日月之久照,岂不有逾于群圣哉?林曾无史迁
想之诚,梅真慷慨之志,而守其蓬心以
明义,可谓多见其不知量也。
景初元年,司徒、司空并缺,散骑侍郎孟康荐林曰:“夫宰相者,天下之所瞻效,诚宜得秉忠履正本德仗义之士,足为海内所师表者。窃见司隶校尉崔林,禀自然之正,
雅之弘量。论其所长以比古人,忠直不回则史鱼之俦,清俭守约则季文之匹也。牧守州郡,所在而治,及为外司,万里肃齐,诚台辅之妙
,衮职之良才也。”后年遂为司空,封安
亭侯,邑六百
。三公封列侯,自林始也。臣松之以为汉封丞相邑,为荀悦所讥。魏封三公,其失同也。顷之,又
封安
乡侯。
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制下百僚。林议曰:“案周官考课,其文备矣,自康王以下,遂以陵迟,此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及汉之季,其失岂在乎佐吏之职不密哉?方今军旅,或猥或卒,备之以科条,申之以内外,增减无常,固难一矣。且万目不张举其纲,众不整振其领。皋陶仕虞,伊尹臣殷,不仁者远。五帝三王未必如一,而各以治
。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太祖随宜设辟,以遗来今,不患不法古也。以为今之制度,不为疏阔,惟在守一勿失而已。若朝臣能任仲山甫之重,式是百辟,则孰敢不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