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雠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
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
家者。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其为兄及
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
默字
静,沈字
,其
浑字玄冲,
字
冲。遂书戒之曰:
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硃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人也。案王氏谱:昶伯父柔,字叔优;父泽,字季
。郭林宗传曰:叔优、季
幼少之时,闻林宗有知人之鉴,共往候之,请问才行所宜,以自
业。林宗笑曰:“卿二人皆二千石才也,虽然,叔优当以仕宦显,季
宜以经术
,若违才易务,亦不至也。”叔优等从其言。叔优至北中郎将,季
代郡太守。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文帝在东
,昶为太
文学,迁中庶
。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
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迁兗州刺史。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釐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馀篇,又著兵书十馀篇,言奇正之用,孙
兵法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奇正还相生,若循环之无端。青龙中奏之。
宦,历职内外,泰始初为吏尚书,迁左仆
、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于官。陔以在魏已为大臣,本非佐命之数,怀逊让,不得已而居位,故在官职,无所荷任,夙夜思恭而已。终始全洁,当世以为
谈。韶历二官吏
郎。山涛启事称韶清白有诚,终于散骑常侍。茂至侍中、尚书。颍川荀恺,宣帝外孙,世祖姑
,自负贵戚,要与茂
。茂拒而不答,由是见怒。元康元年,杨骏被诛。恺时为尚书仆
,以茂骏之姨弟,陷为骏党,遂枉见杀,众咸冤痛之。
夫人为之
,莫大于宝
全行,以显父母。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
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由所祖习非其
也。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
之本也。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于内,名著于外者矣。人若不笃于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华焉,以成朋党焉;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此二者之戒,昭然著明,而循覆车滋众,逐末弥甚,皆由惑当时之誉,昧目前之利故也。夫富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
或得而不
,何也?恶不由其
耳。患人知
而不知退,知
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咨。语曰:“
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
,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追
封
陵亭侯,邑百
,谥曰贞侯。
威嗣。六年,诏书褒述质清行,赐其家钱谷。语在徐邈传。威,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晋
秋曰: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
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
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
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毕,复随旅
,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
资装百馀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
饮
,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
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
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威弟罴,字季象,征南将军;威
奕,字次孙,平东将军;并以洁行垂名。有殊绩,历三郡守,所在有名。卒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