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六回(2/2)

这魏文通乃隋朝第九条好汉,因他面貌似关爷,有“赛关爷”之称。当下他奉令赶潼关,赶了五十里,看见叔宝大喝:“好盗,赚我关,快下受缚!”叔宝回,与他战,抵敌不住,回便走。文通急急追来,直战九阵,皆不能敌。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再说杨林等到了天明,方知秦琼走了,连忙赶向潼关来。只见魏文通率领众将迎接。杨林:“秦琼这个盗那里去了?”文通:“十三太保潼关去了!”杨林大怒:“你好大胆,擅自放走盗!”喝声手下拿去绑了。文通大叫:“方才他有千岁爷的令箭来叫关,故此小将开关。”罗芳:“就是父王与那尚义的令箭,他假传令旨,已赚关。父王就差魏文通去捉他便了!”杨林听了,就令文通速速追去。

此时杨林已到长安面过君王,把秦琼封为十三太保。一日,杨林接了唐璧的文书,拆开一看,上说:“九月二十四日,有响劫牢,大反山东。杀了知府孟洪公,劫了钱粮,杀了百姓一万余人,烧毁民房二万余间。那响都是十三太保的朋友,现有盟帖一张,众响名字在上。”杨林看了大吃一惊,又疑秦琼未必有此事,就发一枝令箭,差了一个旗牌名叫尚义的,去召秦琼来问,那尚义前日有罪当死,遇叔宝极力保救,今日领了令箭,知此消息,连忙来见叔宝,低声说:“小人向蒙恩公保救,今日恩公大难临,小人岂敢不以实告?”就把唐璧的文书所言之事,说了一遍,并:“今大王狐疑,差小人来召,此去决无好意,我劝恩公不如走了吧!”叔宝呆了半晌,方才说:“走长安不打;只恐不能走潼关。”尚义:“小人总无妻,愿随恩公逃走,有令箭在此,赚潼关便了。”叔宝大悦。二人飞了长安,竟奔潼关而来。

那唐璧返回城中,有人报叔宝举家潜逃,响却在他家安歇。唐璧大惊,连忙在秦琼家内一看,见正桌上有一张大红盟帖,是众好汉结盟的。茂公因要叔宝回来,故放在此首,只涂抹了柴绍、罗成二人。当下唐璧一看,见第三名就是秦琼,遂连夜修下表章,连盟帖封了,差官星夜送往长安。

这杨林坐在殿上,直等到下午,不见叔宝回前来。又差官去,少停报说:“有人看见二人,飞东门去了!”杨林闻言,遂取了囚龙,上赶来。若说叔宝的黄骠,行走甚快,杨林是赶不上的。但尚义所骑的是一匹川,行走不快,叔宝只得等他,以此行慢。日将下山,后边杨林赶到,大叫:“王儿住。”叔宝对尚义:“你速去赚开潼关,待我去挡他一挡。”遂带回了。杨林赶近叫:“王儿,你要往那里去?如今快同孤家回转长安。”叔宝:“杨林,你要我转回去,今生休想了!”杨林怒:“畜生,怎么叫起我名字来?既不肯转去,照我的家伙吧!”就把囚龙打难,叔宝把枪一架,当的又是一。叔宝用尽平生的气力,那里招架得住?回就走,看见尚父的,还在前面,杨林又在后赶来,此时月又不甚明亮。叔宝暗想:“他只追来,待我回复他吧!”又带转来,放下枪,取双锏在手,叫声:“杨林,你知我是甚么人?”杨林:“畜生,你不过是一个快罢了!”叔宝:“我不是别人,我乃先朝武卫将军秦彝之。我父被你枪挑而亡,我与你不共天之仇。拜你为父,正杀你,以报父仇,不料不能遂意,且饶你再活几时!”杨林听了大怒,举囚龙打,叔宝忙举双铜招架。被杨林一连七八,叔宝拦挡不住,回便走。

却说尚义到了潼关,此时天尚未大明,走至帅府,把鼓敲。魏文通大开府门,来迎接,尚义递过令箭:“老大王得报,反了山东,连夜差十三太保同我先行,后军就到,你且速速开关。”魏文通取令箭一看,果然是金鈚令箭,遂发钥匙去开关。叔宝一时赶到,两人一齐关。叔宝对文通:“后面老大王就到,你可速去迎接。”文通:“是。”遂退关。叔宝与尚义行了些时,两人分别,叔宝往山东去,尚义往曹州去,下不表。

杨林拍赶来,后面十二家太保又带了兵丁追来。此时已有二更时分,叔宝一跑到灞陵桥上。看见这桥十分大,连忙上桥占住上风,下面一条大溪,又无船只。那杨林赶到桥边,叔宝在桥上看得分明,一箭下,把杨林上龙紫巾脱,连发也削去一把。杨林吃了一惊,不敢上去。后面十二家太保赶到,叫:“父王,为何不过桥去?”杨林:“秦盗在上边,占了上风,上去不得!”罗芳、薛亮:“不难,待我兄弟上去战住他,父王在后接应。”说罢,一齐要上桥,被叔宝连发二箭,各各中,跌下来。杨林:“上去不得,且待天明上去,谅他也飞不潼关。”遂相持到五更时分。叔宝心生一计,把上九个金铃取下来,挂在桥栏杆紫藤上。微风略动,那金铃朗朗的响,叔宝轻轻退下桥来,加上两鞭,飞直奔潼关。

兵旗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