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二回(2/2)

那金堤关守将贾闰甫、柳周臣,引兵战,被宋义王打得大败,守不,便差人连夜往金墉告急。孟海公将金堤围住,日夜攻打,李靖:“大王要破此关,不十日。贫暂别,与大王往太行山借一件宝贝来。待李密救兵一到,叫他片甲不存。”孟海公大喜:“速去速来。”李靖应允,竟往海外访去了。

缚在上。二人见了,好生疑惑,忙走下山仔细一看,原来绑缚在上的,就是秦王。二人大惊,忙来抢夺。叔宝心中本要放走泰王,怎奈程咬金牵住秦王的。忽见三保、殷开山来夺,咬金大怒,举斧战。早有探军报到金墉城,众将都来接应。殷二人见人多了,料想寡不敌众,不敢上前抢夺,竟逃回本营,领兵回牢关,差官飞报长安去了。

这边叔宝、咬金将秦王拿金墉见魏王李密,李密见秦王,拍案大怒:“孤家举义兴兵,追杀宇文化及,乃汝弟元霸毫无情面,自恃凶狠,抢夺皇家玉玺。这也罢了,又要众王写降表,跪送投降。我只你唐家永远有这小畜生,不料天理难容,短命死了。孤家正要兴兵报仇,你却自投罗网。”吩咐左右绑去砍了。忽见徐茂公班奏:“启主公,那世民虽然该斩,但他与主公曾有恩惠,将他暂禁,另寻别故,杀之未迟。”李密:“孤家与他并无涉,有何恩惠?”茂公:“主公未知其详。昔日主公曾被炀帝加罪,虽亏朱灿救,后来炀帝差世民、元霸追赶,其时若非世民卖情,暗纵逃脱,已被元霸擒杀矣!今日主公骤然杀之,必被诸豪杰讥笑。”李密听说,皱眉一想,俄而开言:“既是军师这等讲,将他发在天牢,留限一年斩,不必多议。”遂把世民天牢监禁不表。

且说李密鸣金收兵,了金堤关,心中得意,即降旨传修撰官写赦书一:“颁谕金墉众臣知悉。孤家亲救金堤,赖上天之佑,到成功,合该赏军泽民,赦宥一切罪犯。凡已结案未结案,除十恶大罪外,尽行赦除。预仰朝臣悉行释放,钦此遵依!”修撰官写毕诏书,启读一遍,排在案上。李密暗想:“南牢李世民赦不得。”遂拿起笔,在赦书后面,批下二句云:“满牢罪人皆赦免,不赦南牢李世民。”批毕,即差官赍诏到金墉,徐茂公、魏征等开读过了,即令职使释放一切罪人。茂公收了诏书,私对魏征:“李世民乃是真命天,你我日后归唐,俱是殿下之臣。如今监禁南牢,应当及早救他才好,怎奈魏王赦书后面,又批这二句,如何是好?”未知魏征怎说,且听下回分解。

且说三保报长安,祖得报大惊,放声大哭。满朝文武,各各下泪,惟有殷齐二王,暗暗喜。忽见当驾官启奏说:“三原李靖现在午门候旨。”祖闻言,反忧作喜,:“此人到来,我儿有命矣!”令宣朝,李靖山呼已毕,祖问:“卿向在何?”李靖:“臣向在海外访友,今闻秦王被拘在金墉,特来设计相救。恐圣躬忧坏,先来安,包百日之内,秦王安然回国矣。”祖大喜,忙问何策救取吾儿。李靖:“臣今密下小策,侍秦王回国之时,自然明白。”说罢,辞别朝,竟往曹州而来。曹州宋义王孟海公,一日坐朝,黄门官启奏:“有一人,自称三原李靖,要见大王。”孟海公叫宣来。李靖朝,参见孟海公,孟海公:“先生此来,必有议,乞请赐教。”李靖:“贫曾遇异人传授,善于呼风唤雨,算,先知吉凶。见大王乃是真正帝星,故特来请大王兴师,先取金墉,次取和安,以图一统基业。若天时一失,反为不,乞人王裁之。”孟海公大喜:“多承先生指教,不知该何日兴师?”李靖:“天时已至,不宜迟缓。贫当保大王,即日兴师,先下金堤,次取金墉,最为上策。”孟海公欣然降旨,亲统大兵十万,直奔金堤而来。

那金墉李密,得了告急表章,亲自兵五万,带领五虎大将,来救金堤。其余诸将同徐茂公等守国。兵到金堤关,贾闰甫、柳周臣接。次日,李密领众将关对敌,罗成一冲到阵前,孟海公手下元帅尚义,提刀迎住。战未三合,被罗成拦开刀耍的一枪,打中左肩,伏鞍而走。李密将号旗一展,五虎大将,一齐冲杀过来,如砍瓜切菜一般。杀得曹州人,尸山血海。孟海公率领残兵,奔回曹州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