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诗最佳者,前辈如查他山云:“
如短梦初离影,人在东风正倚阑。”黄石牧云:“不宜雨里宜风里,未见开时见落时。”严遂成云:“每到月明成大隐,转因云
得佯狂。”薛生白云:“飘泊无端疑‘白也’,轻盈真
类‘虞兮’。”王
庄云:“不知日暮飞犹急,似
天晴舞
狂。”虞东皋云:“飘来玉屑缘何
?看到梅
尚觉
。”意各不同,皆妙境也。近有人以此命题,燕以均云:“小院无端
绿苔,问他来
费疑猜。
原不是一家
,
竟偏能离树开。质洁未堪污
路,
轻容易上楼台。随风似怕儿童捉,才扑阑
又却回。”蔡元
云:“沾裳似为衣添絮,扑帽应怜鬓有霜。似我辞家同过客,怜君一去便无归。”李荚云:“偶经堕地时还起,直到为萍恨始休。”杨芳灿云:“掠
燕迷千
雪,窥窗人隔一重纱。”“愿他化作青萍
,傍着鸳鸯过一生。”方正澍云:“
尽不堪垂老别,风停亦解步虚行。”钱履青云:“风便有时来砚北,月明无影度墙东。”严海珊咏《桃
》云:“怪他去后
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暗中用典,真乃绝世聪明。
江州士崔念陵室许宜嫫,七岁《玩月》云:“一
月团圆,照愁复照
。
愁两不着,清影上阑
。”其父叹曰:“是儿清贵,惜福薄耳!”宜英不得于姑,自缢死。其《
怀》云:“无穷事业了裙钗,不律闲拈小遣怀。
曲填词调玉笛,摘诗编谱
牙牌。凄凉夜雨谋生拙,零落
风信命乖。门外艳
知几许,兼
杂柳鸟喈喈。”《寄外》云:“
缸对月相怜夜,恐是前
隔世人。”
士已早知其不祥,解环后,颜
如生。
士哭之云:“双鬟双绾
模样,翻悔从前领略疏。”崔需次京师,又聘女鸾嫫为妾。崔故贫士,归来省亲,嫫之养父
售之于某千
,嫫不从,诡呼
为爷,而诉以原定崔郎之故。千
义之,不夺其志,仍以归崔。嫫生时,母梦凤集于
。崔赠云:“柳如旧皱眉,
比新啼颊。挑灯风雨窗,往事从
说。” 崔有《
园余事》一集,载宜嫫事甚详。陈淑兰女
阅之,赋诗责崔云:“可惜江州
士家,
园难护一枝
。若能才
情如海,争得佳人一念差?”“自说从前领略疏,阿谁牵绕好工夫?宜嫫此后心宜淡,莫再人间挽鹿车。”呜呼!淑兰
此诗后十余年,亦缢死,可哀也!然宜嫫死于怨姑,淑兰死于殉夫:有泰山、鸿
之别矣。
一十七
二十一
一十八
英梦堂相公,诗才清绝。作里河同知,与余游扬州僧寺云:“萧寺廊回一层,阑
闲
有人凭。书生自笑酸寒甚,不看
灯看佛灯。”后三十年,金陵弟
龚元超有一首云:“烟萝暗
石棱蹭,翠竹玲珑月作灯。听是谁家
玉笛,画栏清冷夜
凭。”何其风韵之相似也!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楼。”宋人《咏梅
帐》云:“呼童细扫潇湘簟,犹恐残
落枕旁。”有认真为假而妙者。宋人《雪中观
》云:“恰似
风三月半,杨
飞
牡丹开。”元人《
人梳
》云:“红雪忽生池上影,乌云半卷镜中天。”
合士田实发,庚戌会试,梦其母浴小儿于盆,意颇恶之。过黄河,资尽,不能雇车,意阑珊
返。有驴夫苦劝前行。问夫:“何姓?”曰:“姓孟。”因忆梦中:儿者,
也;盆者,皿也:或者此行其有益乎?果以是科获售。咏《晓钟》云:“雨云魂梦初惊后,名利心思未动前。”又:“鸟立树梢徐坠果,风来檐隙自翻书。”颇近放翁小品。咏《
下鸳鸯》云:“翠幄红帱梦未阑,频倾香
不知寒。除非
上蜂儿落,才肯抬
仔细看。”
一十一
最周栎园之论诗曰:“诗以言我之情也,故我
为则为之,我不
为则不为。原未尝有人勉
之,督责之,而使之必为诗也。是以《三百篇》称心而言,不著姓名,无意于诗之传,并无意于后人传我之诗。嘻!此其所以为至与!今之人,
借此以见博学,竞声名,则误矣!”
一十五
一十
一十二
常宁欧永孝序
贫士诗有极妙者。如陈古渔:“雨昏陋巷灯无焰,风过贫家有声。”“偶闻诗累
怀减,偏到荒年饭量加。”杨思立:“家贫留客
妻恼,
病闲游惹母愁。”朱草衣:“床烧夜每借僧榻,粮尽妻常寄母家。”徐兰圃:“可怜最是牵衣女,哭说邻家午饭香。”皆贫语也。常州赵某云:“太穷常恐人防贼,久病都疑犬亦仙。”“短气莫书赊酒券,索逋先长(
:民国本作“畏”)扣门声。”俱太穷,令人
笑。
二十
雎鸠”耶?止丘隅者,黑鸟、白鸟皆可止也,何必“黄鸟”耶?
黄梨洲先生云:“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风云、
鸟为其
情。月
、风云、
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惟诗人能结之于不散。”先生不以诗见长,而言之有味。
一十九
富贵诗有绝妙者。如唐人:“偷得微斜倚
,满衣
听
莺。”宋人:“一院有
昼永,八荒无事诏书稀。”“烛
渐暗人初睡,金鸭无烟却有香。”“人散秋千闲挂月,
零蝴蝶冷眠
。”“四
宴罢,满床牙笏早朝回。”元人:“
娥不识中书令,问是谁家
少年。”“袖中笼得朝天笔,画日归来又画眉。”本朝商宝意云:“帘外
云天似墨,九华灯下不知寒。”“那能更记
明梦,压鬓
香侍宴归。”汤西崖少宰云:“楼台莺蝶
喧早,歌舞江山月坠迟。”张得 天司寇云:“愿得红罗千万匹,漫天匝地绣鸳鸯。”皆绝妙也。谁谓“
娱之言难工”耶?
余尝谓:诗人者,不失其赤之心者也。沈石田《落
》诗云:“浩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卢仝云:“昨夜醉酒归,仆倒竟三五。
挲青莓苔,莫嗔惊着汝。”宋人仿之,云:“池昨平添
三尺,失却捣衣平正石。今朝
退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忆。”又曰:“老僧只恐云飞去,日午先教掩寺门。”近人陈楚南《题{背面
人图)》云:“
人背倚玉阑
,惆怅
容一见难。几度唤他他不转,痴心
掉画图看。”妙在皆孩
语也。
一十四
一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