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九(2/7)

二十四

余自幼闻姨母章氏,嫁非其偶,时诵“巧妻常伴拙夫眠”之句,不知何人所作。后阅谢在杭集,方知故是谢诗。其词曰:“痴汉偏骑骏走,巧妻常伴拙夫眠。世间多少不平事,不会作天莫作天。”

一十九

从弟凤仪《旅店》云:“迎面有山皆客路,问心无日不家乡。”吕柏岩有句云:“天果有涯行易尽,家虽无路梦常通。”

—十八

二十

辰三《》云:“恰恰分二月半,分妙手东君。但愁过却朝后,一日容减一分。”“月落参横夜向晨,半醺留人。夜阑莫怯风袂,为不惜。”《大雨戏作》云:“雨师一夕兴淋漓,笔尖西窗纸。初犹落落蝌蚪分,继则盈盈垂似。须臾漫漶一片,直似秦碑没字。”殊有东坡风趣。沈树德《落》云:“飞燕蹴归帘影里,游鱼起狼中。”叶声木《送人》云:“酒凉风穿树过,破烟月隔楼生。”

二十三

学人之诗,吾乡除诸襄七、汪韩门二公而外,有翟士讳灏、字晴江者,《咏烟草五十韵》警句云:“藉艾频敲石,围灰尚拨炉。乍疑伶秉箭,复效雁衔芦。墨饮三升尽,烟腾一缕孤。似矛惊焰发,如笔见敷。苦成忠介,焚心异郁纡。秽惊苓草,醉拟碧筒呼。吻燥宁嫌渴,津渐得腴。清禅参鼻观,沆瀣咙胡。幻讶吞刀并,寒能举驱。餐霞方孰秘,厌火国非诬。绕鬓雾徐结,云叠铺。来思渺渺,策去步于于。”典雅,在韩慕庐先生《烟草》诗之上。又,《薄暮骤雨》云:“黑云留替西南来,狂飙挟势惊奔雷。夕仓卒收不及,划住半青天开。”句殊奇险。

二十八

诵金寿门“故人笑比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之句。杭堇浦先生曰:“此句本唐人蟾:‘君恩秋后叶,一日一回疏。’不足为寿门奇。寿门佳句,如:‘佛烟聚都成塔,林雨来半杂。’咏《苔》云:‘细雨偏三月,无人又一年。’乃真独造。”余古人佳句,都有所本:陈元孝:“池对影落,沙鸟带声飞。”本李群玉:“沙鸟带声飞远天。”梁药亭:“龙虎片云终王汉,诗书余火竟烧秦。”仿唐人:“半夜素灵先哭楚,一星遗火下烧秦。”杨诚斋:“不知落得几多雪,作尽北风无限声。”仿唐人:“到前溪无一语,在山作得许多声。”

恪公六十一岁生儿,当八月十四日;赋《得》诗云:“与翁同甲,添汝作中秋。” —余酒席歌场、乘人斗捷之作,多不载集中。乙未二月,避生日于苏州,有旧识女校书任氏,以扇索诗。余题云:“隔年相见倍关情,楼上金灯楼下筝。难得相逢好时节,再迟三日是清明。”“市长陵路狭斜,当檐一树碧桃。果然六十非虚度,半醉天台玉女家。”校书喜,次日引余见其第四妹。妹亦持扇索诗。余题云:“玉立长窈窕姿。相逢从此惹相思。云翘更比云英弱,知是瑶台第四枝。”“若非月姊通消息,争得玄霜见少君?一样珍珠两行字,替他题上藕丝裙。”嗣后任家姊妹,逢能文之客,必歌此四章,不落一字,亦慧人也。余初意庆六旬,仿康对山集名百人,唱《百年歌》;而不料称觞之日,仅得五人。御史蒋用庵同席,后将往杭州,留诗见赠云:“喜是寻芳到未迟,唐昌观里正时。芝兰九畹如许,却

松江王太守名祖庚,与乃祖文恭公同日生,故号生同。丁未士,终以不词馆为恨。两翰林,而先生不乐也。与彭芝尚书,同尹文端公门下。有《纳凉闻笛》云:“碧空如净无云,斗转参横夜分。长笛不知何起,好风偏送此间闻。江梅片片伤暮,岸柳丝丝绾夕曛。曲罢无端倍惆怅,阶前凉纷纷。”亦同余召试友也。

一十六

二十七

二十五

与余同荐鸿词者,有主事尚枫,号茶洋,陕西人。为人诡诞不羁,忽而结驷连骑,忽而布衣蓝褛。赋诗有奇气,如:“落平地二尺厚,芳草如天万里青。”“月华照树有乌鹊,云气上天如白羊。”皆警句也。

一十七

二十二

沈归愚尚书,晚年受上知遇之隆,从古诗人所未有。作秀才时,《七夕悼亡》云:“但有生离无死别,果然天上胜人间。”《落第咏昭君》云:“无金赠延寿,妾自误平生。”婉有味,皆集中最涛。六十七岁,与余同词林。《纪恩》诗云:“许随香案称仙吏,望见红云识圣人。”

长沙太守陈焱,陕西人,与余在苏州宴甚。《号》云:“此地若教行乐死,他生应不带愁来。”未二年,竟卒。然他生无愁,亦可知矣!

二十一

闺秀李金娥咏《路上柳》云:“折取一枝城里去,教人知。”湖州氏小女有一联云:“也知归人早,邻女钗边有杏。”

三十

相传江宁南城外瑞相院后丛竹中,为湘兰墓。望江鲁雁门题诗云:“叶飘难禁往来风,未肯输怀向狡童。画到兰心留素素,死依僧院示空空。知音卓女情虽切,薄幸王郎信未终。一怜才真意在,青青竹节夕中。”“绝世英雄寄女妆,荆家曾说十三娘。年来文士动相挤,始识伊人不可忘。零似熏香豆蔻,百想见绣衣裳。平生除拜要离冢,到此才焚一香。”严侍读冬友曰:“瑞相院前之墓,少时亦误以为湘兰;后往访之,见题碣云‘新安贞女某氏之墓’。碑载为某商人之妾,商人不归,守贞而死。以为湘兰,有玷逝者矣尸陈楚筠制锦曾效长吉,为诗证明其事,云:“古钗耿耿蚀黄土,千岁老蟾啸秋雨。苍茫落日掩平坡,风黄蒿作人语。”“新安山遥,卷施原不生倡条。贞魂夜号月光晓,儿童莫赋西陵草。”

二十六

余过京,丹徒宰徐天球,字天石,贵州人,见示诗集。一别之后,遂永诀矣。余其《风筝》一绝云:“谁向天边认鸿?但凭一纸可腾空。任他风信东西转,百丈游丝在掌中。”

三十一

余知江宁时,和尹公“通”字韵云:“如雨村村到,心似玲珑面面通。”史文靖公闻之,笑曰:“画一个尹元长。”

康熙壬寅,余七岁,受业于史玉瓒先生。雍正丁未,同学。先生不甚作诗,而得句殊隽。《偶成》云:“好鸟鸣随意,幽落自然。”《病中》云:“廿年辛苦黔娄妇,半世酸辛伯儿。”终无。余为葬于葛岭。

沈光禄大、许明府逊,二人齐名。沈如:“竹光晨,池静夜泉生。”许如:“钟声凉引月,江气夕沉山。”真少陵也。行役绝句,有相同者。沈云:“惟有梦魂不断,月明犹自逆风归。”许云:“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逊先生与余为忘年,论诗尊唐黜宋,失之太拘。有某少年,故意抄宋诗之有声调者试之,先生误以为唐。少年大笑。余赠云:“前生合是唐女,不唱开元以后诗。”

某公惑溺狭斜,几于得疾。其父将笞之,公献诗云:“自怜病轻于叶,扶上金鞍不知。”父为霁威。所惑者亦有句云:“朝朝梳洗临江,一路芙蓉不敢开。”又曰:“世间未有无情,蜡烛能痴酒亦酸。”

二十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