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补遗卷一(6/7)

景也。邵又有句云:“马蹄易碍非芳草,鸦背难留是夕阳。”“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剧怜车马驰驱苦,幸喜山川应接忙。”皆妙。又“车前细雨织成帘”七字,亦颇是路中雨景。

五十

杨升庵曰:“诗至杜而极盛;然诗教之衰自杜始。理学至程、朱而极明;然理学之暗自程、朱始。非杜与程、朱之过也,是尊杜与程、朱者之过也。”《客座赘语》曰:“李于鳞诗律细而调高;然似吴中暴富儿局面,止是华美精致。若杜少陵,便如累世老财主,家中百物具足;即偶然陈朽间错,愈见其为富有也。”两段议论甚佳,故录之。

五十一

余丁巳流落长安,馆高怡园先生家三月。后四十余年,先生亡矣。余感其德,为撰墓志以报。不料又隔数年,张蒙泉果寄《梦中缘》一册来,云:先生亡时,贫甚,家有九棺未葬,夜见梦于童君二树,以笺纸索画梅十幅。童素不相识,惊醒,则案上有余所作墓志存焉。所谓“短而癯者”,即其貌也。以告蒙泉。蒙泉曰:“得毋高公欲假君画以归土耶?”盖其时二人同客中州,而童画甚贵重故也。童欣然握笔,及画成,买者无人。适河南施我真太守来,见之叹曰:“画梅助葬,真盛德事。,’乃取其画,而助葬资二百金。题诗曰;“十幅梅花十万钱,诗中之伯画中仙。耶溪太守捐清俸,了却幽人梦里缘。”张招同人和其诗,号《梦中缘》云。高公名景藩,官至观察。

五十二

余亲家徐题客画《穿云沽酒图》。余题云:“玉貌仙人衣带斜,腰间瓶插绿梅花。穿云何事频来往?天上嫌无卖酒家。”后读《王荆公集》,有句云:“花前若遇余杭姥,为道仙人忆酒家。”与余意似不谋而合。

五十三

某太史诗集四十余卷,余与交好,欲采数言入《诗话》,苦其太多,托门下士周午塘代勘之。周戏题见覆云:“何苦老词坛,篇篇别调弹。披沙三万斛,检得寸金难。”余不觉大笑,戏和云:“消夏闲无事,将人诗卷看。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

五十四

黄煊,号补山,泰州别驾也。有昏夜献金者,题其函云:“感君厚意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余仿其意,题《镜》云:“从无好丑向人说,只等君看自己知。”

五十五

泾县赵星阁先生青藜,乾隆元年春阉第一人也,后官侍御,以耳聋去官。为人古淡朴质,有诗集高尺许,记其祝某云:“退食常随鹤,闲行不杖鸠。”《夜行》云:“高树引凉生腋下,远山衔月挂舆前。”又,《阻风》云;“客舟牢系客心飞。”七字尤妙。

五十六

余买小仓山废园,旧为康熙间织造隋公之园,故仍其姓,易 “隋”为“随”,取随之时义大矣哉之意。居四十余年矣,忽于小市上购得前朝顾尚书东桥先生手书诗幅,题云:“茂慈词丈就北山之麓,构园,名随园,索余赋诗。因赠云:‘霜松雪竹忆归初,千载犹堪借客居。雨过泉声飞卷幔,云生岚翠拥行裾。金尊座对贤人酒,石室山藏太史书。共说高情丘壑在,苍生凝望意何如?”’又曰:“谁向山居同掖咏?主人原是谢公才。”读其诗,想见主人亦是词馆文学之士而归隐者。北山之麓,当即在小仓山左右。末署“天启五年,友弟顾起元书”事隔二百年,而园名与余先后相同,事亦奇矣。惜茂慈二字,是字非名,终不知其为谁也。后考邑志:茂慈名润生,焦弱侯之长子,守云南殉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