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之整袖,必连声
“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
来接。余始厌之,曰:“卿
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
怀,抚
之,始解颜为笑。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
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
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
,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日:“非如是,焉得白
偕老哉?”斯言诚然钦?
中秋日,余病初愈。以芸半年新妇,未尝一至间之沧狼亭,先令老仆约守者勿放闲人,于将晚时,偕芸及
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是夜月
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
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
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未几,烛烬月沉,撤果归卧。
七月望,俗谓鬼节,芸备小酌,拟邀月畅饮。夜忽云如晦,芸愀然曰:“妾能与君白
偕老,月
当
。”余亦索然。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
,梳织于柳堤蓼渚间。余与芸联句以遣闷怀,而两韵之后,逾联逾纵,想
非夷,随
。芸已漱涎涕泪,笑倒余怀,不能成声矣。觉其鬃边茉莉
香扑鼻,因拍其背,以他词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
如珠,故供助妆压鬓,不知此
必沾油
粉面之气,其香更可
,所供佛手当退三舍矣。”芸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
,只在有意无意间;莱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余曰:“卿何远君
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
小人耳。”正话间,漏已三滴,渐见风扫云开,一
涌
,乃大喜,倚窗对酌。酒未三杯,忽闻桥下哄然一声,如有人堕。就窗细瞩,波明如镜,不见一
,惟闻河滩有只鸭急奔声.余知沧狼亭畔素有溺鬼,恐芸胆怯,未敢即言,芸曰:“噫!此声也,胡为乎来哉?”不禁
骨皆栗。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剔灯
帐,芸已寒
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
不终之兆。
一日,芸问曰:“各古文,宗何为是?”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策对,庾、徐骈
,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芸曰:“古文全在识
气雄,女
学之恐难
彀,唯诗之一
,妾稍有领悟耳。”余曰:“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卿
宗何人?”芸发议曰:“杜诗锤炼
纯,李诗激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余曰:“工
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
仙
,有一
落
之趣,令人可
。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
李心
。”余笑日:“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已。”芸笑曰:“妄尚有启蒙师自乐天先生,时
于怀,未尝稍
。”余曰:“何谓也?”芸曰:“彼非作《琵琶行》者耶?”余笑曰:“异哉!李太白是知己,自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宇何其有缘耶?”差笑曰:“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吴音呼别字为白字)。”相与大笑。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就汉、晋人中调
语炼,似觉相如为最。”余戏曰:“当日文君之从长卿,或不在琴而在此乎?”复相与大笑而罢。
西间,板桥内一轩临
,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榴前老树一株,
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
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
而已。芸不善饮,
之可三杯,教以
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