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为宋国岁元使,宋主变亲起接书之仪,遣馆伴王抃来议,曲辨
说,
要以必从。仲诲曰:“使臣奉命,远来修好,固
成礼,而信约所载,非使臣辄敢变更。公等宋国腹心,毋侥幸一时,失大国
。”往复再三,竟用旧仪,亲起接书成礼而还。
頍字元矩。以大臣孙充阁门祗候,调莘县令,召为承奉班都知,迁西上阁门副使兼
苑令,累迁西上、东上阁门使。泰和二年,宋盱眙军报:明年贺正旦使鲁〈宜宜〉、杨明辉。及过界,副使乃王
久。
见,鲁〈宜宜〉殿上不双跪。诏〈宜宜〉就阁诘问先报名衔杨明辉不复报改王
久之故,及不双跪者。鲁〈宜宜〉对,拜时并双跪,有足疾似单跪者。初,南苑有唐旧碑,书“贞元十年御史大夫刘怦葬”上见之曰:“苑中不宜有墓。”頍家本怦后,诏赐頍钱三百贯改葬之。三迁右宣徽使。贞祐二年,转左宣徽使。明年,致仕,迁一官。上曰:“卿旧人也,今朝廷多故,岂宜去位。朕自东
薨后,思虑不周,俟稍宁息,即以上郡
卿。”顷之,起为知开封府。四年正月元日,摄左宣徽使。再请老,未半岁复起为御史中丞。诏安抚河南路,捕盗贼。坐与保静军节度使会饮,解职。起为太
詹事,迁太
少师。詹事院
辟广东
周墙,頍请于皇太
曰:“师旅饥馑之际,何为兴此役。”遂止。寻卒。
其后,以平州为南京,用张觉为留守,时立遂去平州。而张觉遂因燕京人东徙,其众怨望,觉遂叛
于宋。立
既去平州归乡里,太祖以燕、蓟与宋,新城
于宋。宋累诏立
,立
见宋政日坏,不肯起,戒其宗族不得求仕。
太祖已定燕京,访求得平州人韩询持诏招谕平州。是时,奚王回离保在卢能岭,立未敢即朝见,先使人来送款曰:“民情愚执,不即顺从,愿降宽恩,以
反侧。”诏曰:“朕亲巡西土,底定全燕,号令所加,城邑皆下。爰嘉忠款,特示优恩,应在彼大小官员可皆充旧职,诸囚禁
隶并从释免。”于是,辽帝尚在天德,平州虽降,民心未固。奚王回离保军所在保聚,蓟州已降复叛。民间
言谓:“金人所下城邑,始则存抚,后则俘掠。”时立
虽开谕而不肯信,乃上表:“乞下明诏,遣官分行郡邑,宣谕德义。他日兵临于宋,顺则抚之,逆则讨之,兵不劳而天下定矣。”上览表嘉之,诏答曰:“卿始率吏民归附,复条利害,悉合朕意,嘉叹不忘。山西
族缘辽主未获,恐
相连结,故迁
于岭东。西京人民既无异望,皆
堵如故。或有将卒贪悍,冒犯纪律,辄掠降人者。已谕诸
及军帅,约束兵士,秋毫有犯,必刑无赦。今遣斡罗阿里等为卿副贰,以抚斯民,其告谕所
,使知朕意。”
县令李方一阶,顺州知法、权密云县事王宗永擢密云县尉,顺州司候张璘、密云县尉石抹乌者皆免去。丁母忧,起复太
右谕德,迁翰林直学士、改棣州防御使。厌次县捕得
盗数十人,诣州
以全获希赏。仲诲疑其有冤,缓其狱。同僚曰:“县境多盗,请置之法,以惩其余。”仲诲乃择老稚者先释之。未几,乃获真盗。
仲诲立朝峻整,容庄重,世宗尝曰:“朕见刘仲诲尝若将切谏者。”其以刚严见知如此。
及宗望再取燕山,立诣幕府上谒,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其
侄数人。立
从宗望军数年,谋画居多,封陈国公。表求解机务,不从。九年,为侍中、知枢密院事。久之,加中书令。天会十五年,致仕,加开府仪同三司、郑国公。薨于家,年八十二。赙赠钱布缯帛有差。诏同签书燕京枢密院事赵庆袭护丧事,葬用皆官给之。
时立,字昌寿,涿州新城人。父承谦,以财雄乡里,岁饥发仓廪赈贫乏,假贷者与之折券。辽太康九年,中
士第,调泰州幕官。丁父忧,服除,调同知
州事。未逾年,迁云内县令,再除文德令。枢密院选为吏房副都承旨,转都承旨。累迁御史中丞,刚正敢言,忤权贵。除燕京副留守,丁母忧,起复旧职,迁辽兴军节度使兼汉军都统。
韩企先,燕京人。九世祖知古,仕辽为中书令,徙居柳城,世贵显。乾统间,企先中士第,回翔不振。都统杲定中京,擢枢密副都承旨,稍迁转运使。宗翰为都统经略山西,表署西京留守。天会六年,刘彦宗薨,企先代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七年,迁尚书左仆
兼侍中,封楚国公。
复为太詹事,迁吏
尚书,转太
少师兼御史中丞。坐失纠举大长公主事,与侍御史李瑜各削一阶。仲诲前后为东
官且十五年,多
规戒,显宗特加礼敬。大定十九年,卒。
为礼
侍郎兼左谕德,迁太
詹事兼左谏议大夫。上曰:“东
官属,尤当选用正人,如行检不修及不称位者,
以名闻。”又曰:“东
讲书或论议间,当以孝俭德行正
之事告之。”顷之,东
请增牧人及张设什用,上谓仲诲曰:“太
生于富贵,每教之恭俭。朕服御未尝妄有增益,卿以此意谕之。”改御史中丞。
初,太祖定燕京,始用汉官宰相赏左企弓等,置中书省、枢密院于广宁府,而朝廷宰相自用女直官号。太宗初年,无所改更。及张敦固伏诛,移置中书、枢密于平州,蔡靖以燕山降,移置燕京,凡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