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一(2/7)

海陵至汴,累月不视朝,日治兵南伐,署诸将。浩奏事,不得见。会海陵遣周福儿至浩家,浩附奏曰:“诸将皆新少年,恐误国事。宜求旧人练习兵者,以为千谋克。”而海陵署已定,恶闻其言,乃杖之。海陵自将发汴京,皇后、太居守。浩留治尚书省事。

先是,知登闻检院王震改礼郎中,世宗谕宰臣曰:“此除未允人望,礼官当选有学术士,如张汝霖者可也。”于是,命汝霖兼之而除震别职。擢刑侍郎。以忧解,起复为太詹事,迁太少师兼御史中丞。世宗召谓曰:“卿尝言,监察御史所察州县官多因沽买以得名誉,良吏奉法不为表襮,必无所称。朕意亦然。卿今为台官,可革其弊。”寻改中都路都转运使、太少师兼礼尚书,俄转吏,为御史大夫。

汝霖字仲泽,少聪慧好学,浩尝称之曰:“吾家千里驹也。”贞元二年,赐吕忠翰榜下士第,特授左补阙,擢大兴县令,再迁礼员外郎、翰林待制。大定八年,除刑郎中,召见于香阁,谕之曰:“卿以待制除郎中,勿以为降。朕以刑阙汉官,故以授卿。且卿仕未久,姑试其能耳。如职事修举,当有升擢。尔父太师以尚书升诸相位,由崇德大夫躐迁金紫,卿所自见也。当既厥心,无忝乃父。”明年,授太左谕德兼礼郎中。

浩有疾,在告者久之。遣左司郎中衎及浩侄汝弼宣谕。浩力疾对,即诏朝毋拜,许设座殿陛之东,若有咨谋,然后对。或中不佳,不必日至省中,大政可就第裁决。浩虽受诏,然每以退为请。三年夏,复申前请。乃除判东京留守。疾不能赴任,因请致仕。

是时,世宗在位久,熟悉天下事,思得贤材与图致治,而大臣皆依违苟且,无所荐达。一日,世宗召宰臣谓曰:“卿等职居辅相,曾无荐举何也?且卿等老矣,殊无可以自代者乎?惟朕尝言某人可用,然后从而言之。卿等既无所言,必待朕知而后用,将复有几?”因顾汝霖曰:“若右丞者,亦因右丞相言而知也。”汝霖对曰:“臣等苟有所知,岂敢不荐,但无人耳。”上曰:“秋诸国分裂,土地偏小,皆称有贤。今天下之大,岂无人才?但卿等不举而已。今朕自勉,庶几致治。他日孙谁与共治乎?”汝霖等皆有惭。二十八年,拜平章政事,兼修国史,封芮国公。世宗不豫,与太尉徒单克

。”不许。

是岁,薨。上辍朝一日。诏左宣徽使赵兴祥率百官致奠,赙银千两、重彩五十端、绢五百匹。谥曰文康。明昌五年,享世宗庙廷。泰和元年,图像衍庆汝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

时将陵主簿德温大收税米,逮御史狱。汝霖二法上。世宗责之曰:“朕以卿为公正,故登用之。德温有人在掖,故朕颇详其事。朕肯以掖之私挠法耶?不谓卿等顾徇如是。”汝霖跪谢。久之,上顾左谏议大夫杨伯仁曰:“台官不正如此。”伯仁奏曰:“罪疑惟轻,故二法上请,在陛下裁断耳。且人材难得,与其材智而邪,不若用愚而正者。”上作曰:“卿辈皆愚而不正者也。”未几,复坐失大兴推官罪,谪授棣州防御使。顷之,复为太少师兼礼尚书。拜参知政事,太少师如故。是日,汝霖兄汝弼亦拜尚书左丞,时人荣之。

世宗即位于辽,扬州军变,海陵遇害。都督府使使杀太光英于南京。浩遣员外郎完颜谋衍上贺表。明年二月,浩朝京师,见。世宗谓曰:“朕思天位惟艰,夙夜惕惧,不遑宁。卿国之元老,当戮力赞治,宜令后世称扬德政,毋失委注之意也。”俄拜太师、尚书令,封南郡王。世宗曰:“卿在正隆时为首相,不能匡救,恶得无罪。营建两,殚竭民力,汝亦尝谏,故天下不以咎汝,惟怨正隆。而卿在省十余年,练达政务,故复用卿为相,当自勉,毋负朕意。”浩顿首谢。居数日,世宗谓浩曰:“卿为尚书令,凡人材有可用者,当举用之。”浩举纥石烈志宁等,其后皆为名臣。

初,近侍有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浩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曰:“谁欤?”浩曰:“秦始皇。”上顾左右曰:“岂可使我为始皇乎!”事遂寝。

后因朝奏日论事上前,世宗谓曰:“朕观唐史,见太宗行事初甚厉,晚年与群臣议多饰辞,朕不如是也。”又曰:“唐太宗,明天也,晚年亦有过举。朕虽不能比迹圣帝明王,然常思始终如一。今虽年,敬慎之心无时或怠。”汝霖对曰:“古人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徵所言守成难者,正谓此也。”上以为然。二十五年,章宗以原王判大兴府事,上命汝霖但涓视事日且加辅导。寻坐擅支东诸皇孙料,夺官一阶。久之,迁尚书右丞。

海陵伐宋,将幸汴,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与敬嗣晖营建南京室。浩从容奏曰:“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不听。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浩不敢正谏,乃婉词以对,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观天意,绝赵氏久矣。”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对曰:“赵构无,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浩至汴,海陵时时使宦者梁珫来视工役,凡一殿之成,费累万。珫指曰:“某不如法式。”辄撤之。浩不能抗而与之均礼。汴成,海陵自燕来迁居之。浩拜太傅、尚书令,封秦国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