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四(6/6)

皇上旨意不相称,他上表请保尸骨。李石以太保的身份进入仕途,进封为广平郡王。大定十六年(1176),李石逝世。皇上退朝亲临凭吊,哭得非常哀痛,办丧事用钱万贯,安葬事宜都是官办。少府监张仅言监护,亲王、宰相以下官员送到郊外。李石的谥号是襄简。

李石以有功勋的皇亲的身份,长期处在腹心要害部门,宫廷内部献计献策,对宫廷以外之事很少知道。观察他弹劾上奏徒单子温时退避回答宰相大臣的发问,气岸确实有不能承受的地方。当时人们对他评论得失参半,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旧史记载李石年少时家境贫困,贞懿皇后周济他,他不接受,说“:国家正急用人,正应该自勉,怎么能在乎贫困呢?”皇后感动地哭着说:“你能做到这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李石到了中年,因为冒领粮食受到贬斥,众人讥笑他贪心卑鄙,前后判若两人。旧史中又称他不自以为贵,人们有侮慢他的,等到他做了宰相,当年侮慢他的人有事去见他,很是惶恐。李石说“:我难道是不忘旧仇的人吗?”对待那人很厚道。能当长者说这样的话,又和他一向气岸迥然不同。

山东、河南的军民关系很坏,争田的事屡次发生,没有停止过。有司认为军队是国家的根本,暂且应该借用土地。李石持不同意见,他说:“兵、民是一样的,哪个轻哪个重?立国所凭仗的是纪纲,纪纲不明,所以下面敢于轻视和冒犯。只有让他们明确划分疆界的道理,宣示有关法律禁令,让他们不再争执,才是长久之计。”有司按他说的去办理,从此军民之争就平息了。北京百姓曹贵阴谋造反,朝中大理廷议时,说曹贵等人有阴谋,但很长时间没有行动,按法律规定“,词理不能动众,威力不足率人”,定罪最重是论斩。李石同意这个意见。又议协同犯罪的,久议不能定夺。李石说:“罪行有疑点不能肯定,只有从轻处理。”他进朝,向皇上详细汇报了情况,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因此与本案有牵连的都免于死罪。北部边疆一带年年报警,北人要进犯,朝廷想发动百姓挖深沟用来抵御北人。李石与丞相纥石烈良弼都说“:不行。古代修筑长城防备北人入侵,白白耗费了民力,于事无益。北人不定居,出没无常规,只有以德政对他们采取怀柔政策。如果挖了深深的战壕,必须得设置军队把守,而塞北多风沙,要不了几年,战壕就填平了。不能把中国有用的力量搞得很疲劳,如果这样做一点好处也没有。”原来修深壕的建议于是搁置起来了,当时朝中官员都称赞李石有见解。

世宗在位近三十年,尚书令共有四个人:张浩以老臣身份受信任,完颜守道以功劳卓著受重用,徒单克宁因辅助保护皇上性命受尊重,李石则以辅助参与朝廷决策得到宠信,其他人没有能赶上他们的。明昌五年(1194),皇诏李石配享世宗庙廷。李石的儿子是献可和逵可。

完颜福寿,是曷速馆人。其父完颜合住,建国之初前来归顺,被授予猛安。天眷二年(1139),完颜福寿继承父亲完颜合住的职位,被授予定远大将军,直至升到金吾卫上将军。海陵王减少合并猛安谋克,于是停止了他的加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