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耳。事势方殷,分别如此,彼居中下,将气挫心懈而不可用。且义军率皆农民,已散归田亩,趋时力作,征集旬日,农事废而岁计失矣。乞本府所定,无轻变易。”诏许之。阿鲁带缮完州县之可守者,其不可守者迁徙其民,依险为栅以备缓急。
泽州旧隶昭义军,近年改隶孟州,阿鲁带奏:“泽州城郭坚完,器械具备,若屯兵数千,臣能保守之。今闻议迁于青莲寺山寨,距州既远,地形狭隘,所容无几。一旦有急,所保者少,所遣者多,徒弃名城以失太行之险,则沁南、昭义不通问矣。”诏泽州复隶昭义军。
是岁,潼关失守,阿鲁带趋备蓝田、商州,乃陈河北利害,略曰:“今忻、代撤戍,太原帅府众才数千,平阳行省兵亦不多,河东、河北之势,全恃潞州,潞州兵强,则国家基本渐可复立。臣已将兵离境,乞复置潞州帅府。”阿鲁带行次渑池,右副元帅蒲察阿里不孙败绩,逃匿不知所在。阿鲁带亦被创,收集溃卒,卧渑池。诏还潞州。
兴定元年,改签枢密院事。数月,以元帅左监军兼山东路统军使,知益都府事。未几,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于益都。阿鲁带复立潞州,最有功,识辽州刺史郭文振,举以为将。既而去潞州,张开代领其众,与郭文振不相得,文振渐不能守矣。
赞曰:贞祐之时,仆散安贞定山东,仆散端镇陕西,胥鼎控制河东,侯挚经营赵、魏,其措注施设有可观者。故田琢抚青、齐,完颜弼保东平,必兰阿鲁带守上党,皆向用有功焉。高琪忌功,汝砺固位,西启夏衅,南挑宋兵。宣宗道谋是用,煦煦以为慈,皦皦以为明,孑孑以为强。既而潼关破毁,崤、渑丧败,汴州城门不启连月,高琪方且增陴浚隍为自守计,缮御寨以祈逃死。然后田琢走益都而青、齐裂,蒙古纲去东平而兖、鲁蹙,仆散安贞死而南伐无功。虽曰天道,亦由人事。自是以往,无足言者矣。
部分译文
仆散安贞,原名阿海,因为是大臣的儿子而充当了奉御。他的父亲叫揆,娶了韩国公主,即郑王永蹈的同母妹妹。永蹈被诛杀后,仆散安贞罢职归田,被召用为符宝祗候。他再次充任奉御时,娶了邢国长公主,被加封为驸马都尉,承袭胡土爱割蛮猛安,历任尚衣直长、御院通进、尚药副使。他的母亲亡故,守丧期满他便转而就任符宝郎,受职同知定海军节度使事。后历任邳、淄、涿州刺史,拱卫直都指挥使。贞祐初年(1213),仆散安贞改任右副点检兼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又升迁为元帅左都监。贞祐二年(1214),中都解除戒严,河北没有攻占下的州郡只有真定、大名、东平、清、沃、徐、邳、海州而已。朝廷派仆散安贞与兵部尚书裴满子仁、刑部尚书武都分道前去平定。由此,授予安贞山东路统军安抚等使官职衔。
当初,益都县人杨安国从小强横霸道,以卖马鞍材料为职业,市人称呼他为“杨鞍儿”,于是他自己起名为杨安儿。泰和年间(1201~1208)攻伐宋国,山东的无赖之徒常常聚在一起剽窃抢掠,皇上诏令各州郡把他们招收逮捕。杨安儿投降,在各部军中服差役,后来步步做官至刺史、防御使。大安三年(1211),我国用招降的办法得到铁瓦的敢战军一千多人,任用唐括合打为都统,杨安儿为副统,戍守边防。军队到达鸡鸣山后不前进。卫绍王在驿所召见杨安儿询问情况,杨安儿说:“平章参政军有数十万人在前面,没什么可忧虑的。屯驻鸡鸣山是为了防备半道上漏网逃脱的人。”朝廷听信了他的话。杨安儿于是逃回山东,与张汝楫聚结党羽打劫各州县,杀戮官吏,山东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