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省请复用蒲乃速,令世勣副之。上曰:“蒲乃速但能承奉人耳,余无所长,非如世勣可任以事。华为要镇,而轻用其人,或致败事。”遂独用世勣焉。寻入为尚书省左司郎中。元光元年,夺一官,解职。初,世勣任华州,有荐其深通钱谷者,复察不如所举,未籍行止中。后主者举觉,平章英王以世勣避都司之繁,私属治籍吏冀改他职,奏下有司,故有是责。久之,起为礼部侍郎,转司农,改太常卿。正大中,为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讲学士。
天兴元年冬,哀宗将北渡,世勣率朝官刘肃、田芝等二十人求见仁安殿。上问卿等欲何言,世勣曰:“臣等闻陛下欲亲出,切谓此行不便。”上曰:“我不出,军分为二,一军守,一军出战。我出则军合为一。”世勣曰:“陛下出则军分为三,一守、一战、一中军护从,不若不出为愈也。”上曰:“卿等不知,我若得完颜仲德、恒山公武仙付之兵事,何劳我出。我岂不知今日将兵者,官奴统马兵三百止矣,刘益将步兵五千止矣,欲不自将,得乎?”上又指御榻曰:“我此行岂复有还期,但 恨我无罪亡国耳。我未尝奢侈,未尝信任小人。”世勣应声曰:“陛下用小人则亦有之。”上曰:“小人谓谁?”世勣历数曰:“移剌粘古、温敦昌孙、兀撒惹、完颜长乐皆小人也。陛下不知为小人,所以用之。”肃与世勣复多有言,良久,君臣涕泣而别。初,肃等求见,本欲数此四人。至是,世勣独言之,于是哀宗以世勣行。自蒲城至归德。明年六月,走蔡州,次新蔡县之姜寨。
世勣子嵩,时为县令,拜上于马前,兵乱后父子始相见。上嘉之,授嵩应奉翰林文字,以便养亲。蔡城破,父子俱死。嵩字企隆,兴定二年经义进士。
赞曰:爱实言卫、镐家属禁锢之虐,京城括粟之暴,近侍干政之横;世勣言河北军户给田之不便,亲出渡河之非计;皆药石之言也。然金至斯时,病在膏肓间矣,仓扁何施焉。其为忠谠,则不可废也。
部分译文
白华,字文举,庾州人。贞祐三年(1215)中进士。初任应奉翰林文字。正大元年(1224),累迁任枢密院经历官。二年九月,武仙以真定来归降,朝廷正打算治理河北,宋将彭义斌乘机入侵,便从山东攻下了邢、氵名、磁等州。白华上奏说“:北兵正在河西打仗,所以我方稍能松口气。如今彭义斌招降了河朔一带郡县,疾速而来将近真定,应当乘此机会大举出击,以除后患。”当时枢密院官员并不想采取行动,便派白华巡视彰德,实际上是排挤他,所以这件事未能成功。
三年五月,宋人攻掠寿州,永州桃园军失利,死去四百多人。这时,夏全从楚州来降。十一月初九,朝廷召集百官商议与宋国议和。皇帝问起夏全的来历,白华说“:夏全原本在盱眙,跟随宋军统帅刘卓前往楚州。州人谣传说刘大帅这次来楚州,准备屠杀城里的北人。众军愤怒,杀了刘卓以城来归降。夏全终觉不安全,便逃往盱眙,盱眙不肯接纳,他在城外请求放出他的妻儿,盱眙人又不肯,他无计可施,便狼狈不堪来到北面,仅仅求得保全自己,没有其他想法。”白华因此而被皇帝所认识。夏全到达后,盱眙人、楚州人王义深、张惠、范成进都相继以城来降。皇帝下诏改楚州为平淮府,封夏全为金源郡王、平淮府都总管,张惠为临淄郡王,王义深为东平郡王,范成进为胶西郡王,停止了跟宋人的和议。
四年,李全占领了楚州,众臣都认为盱眙无法可守,皇帝不肯听从,便以封为淮南王来招降李全,李全说:“王义深、范成进都是我的部下而被封为王,你们怎么封我?”竟然不肯来降。
当年,庆山奴在龟山失败。五年秋天,增高归德城,计划用工几百万,宰相上奏派白华前去估量用工情况。白华见到行院的温撒辛以后,告诉他民众辛劳,朝廷爱惜民力的想法,于是减少了三分之一的用工数。温撒是李辛被赐封的姓氏。
六年,任命白华暂代枢密院判官。皇帝召见忠孝军总领蒲察定住、经历王仲泽、户部郎中刁璧和白华,对他们说:“李全占据楚州,窥视山东,长久之后必成祸患。如今北面军事稍有缓和,正应乘此机会让蒲察定住暂时任监军,率领所统管的军队一千人,另外派遣都尉司领步兵万人,以刁璧、王仲泽当参谋,一同前往沂州、海州界内招降他们,不肯听从便以军马进攻,你们认为怎样?”白华回答说“:臣以为,李全不过是借北兵的气势,要宋人供给他粮饷,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老狐狸住在荒冢洞穴中,必须等黑夜才出洞,何足挂怀?我所担心的是北方强敌。如今北方有事,无暇南侵,一旦事情有了定局,必定来进攻。和我们争夺天下的是这方面,李全能参预什么?如果北方事局一定,李全将听从命令而无暇别有图谋。就算他不自量力,另有非份之想,天下人能不知顺逆,怎么肯离开顺者而听从逆者呢?为今之计,应暂时让军马养精蓄锐,以防备北方,如果李全真是图谋不轨,也应当等待北朝平息之后,这时我方就易于处理了。”皇帝沉思了许久,说:“卿等且退下,容我再考虑考虑。”第二天,派遣蒲察定住回屯于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