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永祺,字景纯,本名蒲烈。少好学,通契丹大小字。广宁尹耶律固奉诏译书,时置门下,因尽传其业。固卒,永祺率门弟服齐衰丧。固作《辽史》未成,永祺继之,作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十卷,上之。加宣武将军,除太常丞。
郭长倩,字曼卿,文登人。登皇统丙寅经义乙科。仕至秘书少监,兼礼郎中,修起居注。与施朋望、王无竞、刘岩老、刘无党相友善。所撰《石决明传》为时辈所称。有《昆仑集》行于世。
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
桢之汴,
真定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
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
,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
。昉尝谓人曰:“胡生才
一日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年,举
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
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称其程文为“元化格”
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俗传六国时燕王及太丹之葬,及启圹,其东墓之柩题其和曰“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乃西汉
祖
刘建葬也。其西墓,盖燕康王刘嘉之葬也。珪作《两燕王墓辩》,据葬制名
款刻甚详。
,兼太常丞。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
海陵为中京留守,永祺特见亲礼。天德初,擢左谏议大夫,迁翰林侍讲学士,同修国史,再迁翰林学士。明年,迁承旨。尚书左丞耶律安礼守南京,海陵
以永祺代之,召见于内阁,谕以旨意,永祺辞曰:“臣才识卑下,不足以辱执政。”海陵曰:“今天下无事,朕方以文治,卿为是优矣。”永祺固辞。既
,或问曰:“公遇知人主,
取爵位,以
佐时,何多让也?”永祺曰:“执政系天下休戚,纵
贪冒荣
,如苍生何!”海陵尝选廷臣十人备谘访,独永祺议论宽厚,时称长者。卒年五十七。
久之,除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复为修撰,迁礼
郎中,封真定县男。珪已得风疾,失音不能言,乃除濰州刺史,同辈已奏谢,珪独不能
见。世宗以让右丞唐括安礼、参政王蔚曰:“卿等阅书史,亦有不能言之人可以从政者乎。”又谓中丞刘仲诲曰:“蔡珪风疾不能奏谢,卿等何不纠之。人言卿等相为党蔽,今果然邪?”珪乃致仕。寻卒。
任询,字君谟,易州军市人。父贵,有才,善画,喜谈兵,宣、政间游江、浙。询生于虔州,为人慷慨多大节。书为当时第一,画亦
妙品。评者谓画
于书,书
于诗,诗
于文,然王
筠独以其才
许之。登正隆二年
士第。历益都都勾判官,北京盐使。年六十四致仕,优游乡里,家藏法书名画数百轴。年七十卒。
赵可,字献之,平人。贞元二年
士。仕至翰林直学士。博学
才,卓荦不羁。天德、贞元间,有声场屋。后
翰林,一时诏诰多
其手,
辈服其典雅。其歌诗乐府尤工,号《玉峰散人集》。
定国字
卿,茌平人。自少志趣不群。宣、政未末题诗酒家
,坐讥讪得罪,亦因以知名。阜昌初,游历下,以诗撼齐王豫,豫大悦,授监察御史,仕至翰林学士。《石鼓》自唐以来无定论,定国以字画考之,云是宇文周时所造,作辩万余言,
传记,引据甚明,学者以比蔡正甫《燕王墓辩》。初,学诗未有
,梦其父与方寸白笔,从是文章大
。有集传于世。
珪之文有《补正经》五篇,合沈约、萧
显、魏收宋、齐、北魏志作《南北史志》三十卷,《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晋
志》十二卷,《文集》五十五卷。《补正
经》、《晋
志》、《文集》今存,余皆亡。
吴激,字彦,建州人。父拭,宋
士,官终朝奉郎、知苏州。激,米芾之婿也。工诗能文,字画俊逸,得芾笔意。尤
乐府,造语清婉,哀而不伤。将宋命至金,以知名留不遣,命为翰林待制。皇统二年,
知
州,到官三日卒。诏赐其
钱百万、粟三百斛、田三顷以周其家。有《东山集》十卷行于世。“东山”,其自号也。
安国军节度判官元鼎坐监临
事,求援于太常博士田居实、大理司直吴长行、吏
主事
震亨、大理评事王元忠。震亨以属鞫问官御史台典事李仲柔,仲柔发之。珪与刑
员外郎王翛、宛平主簿任询、前卫州防御判官阎恕、承事郎
复亨、文林郎翟询、敦武校尉王景晞、
义校尉任师望,坐与居实等转相传教,或令元鼎逃避,居实、长行、震亨、元忠各杖八十,翛、珪、询、恕、复亨、霍询各笞四十,景晞、师望各徒二年,官赎外并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