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十四(2/6)

祁字京叔。为太学生。甚有文名。值金末丧,作《归潜志》以纪金事,修《金史》多采用焉。

刘从益,字云卿,浑源人。其祖捴,天会元年词赋士,孙多由科第仕。从益登大安元年士第,累官监察御史,坐与当路辨曲直,得罪去。久之,起为叶县令,修学励俗,有古良吏风。叶自兵兴,减三之一,田不者万七千亩有奇,其岁七万石如故。从益请于大司农,为减一万,民甚赖之,亡归者四千余家。未几,被召,百姓诣尚书省乞留,不听。授应奉翰林文字,逾月以疾卒,年四十四。叶人闻之,以端午罢酒为位而哭,且立石颂德,以致哀思。

献能苦学博览,于文尤长于四六。贞祐三年,特赐词赋士,廷试第一人,宏词优等。授应奉翰林文字。在翰苑凡十年,为鄜州观察判官。用荐者复为应奉,俄迁修撰。正大末,以镇南军节度副使充河中帅府经历官。大元兵破河中,奔陕州,行省以权左右司郎中,值赵三三军变遇害,年四十三。

李纯甫,字之纯,弘州襄人。祖安上,尝魁西京士。父采,卒于益都府治中。纯甫幼颖悟异常,初业词赋,及读《左氏秋》,大之,遂更为经义学。擢承安二年经义士。为文法庄周、列御寇、左氏、《战国策》,后多宗之。又喜谈兵,慨然有经世心。章宗南征,两上疏策其胜负,上奇之,给送军中,后多如所料。宰执其文,荐翰林。及大元兵起,又上疏论时事,不报。宣宗迁汴,再翰林。时丞相琪擅威福柄,擢为左司都事,纯甫审其必败,以母老辞去。既而琪诛,复翰林,连知贡举。正大末,坐取人逾新格,倅坊州。未赴,改京兆府判官。卒于汴,年四十七。

李献能,字钦叔,河中人。先世有为金吾卫上将军者,时号“李金吾家”迨献能昆弟皆以文学名,从兄献卿、献诚、从弟献甫相继擢第,故李氏有“四桂堂”

吕中孚,字信臣,冀州南人。张建字吉甫,蒲城人。皆有诗名。中孚有《清漳集》。建明昌初授绛州教官,召为教、应奉翰林文字。以老请致仕,章宗其纯素,不令去,授同知华州防御使,仍赐诗以之。自号“兰泉”,有集行于世。

纯甫为人聪,少自负其材,谓功名可俯拾,作《矮柏赋》,以诸葛孔明、王景略自期。由小官上万方书,援宋为证,甚切,当路者以迂阔见抑。中年,度其不行,益 纵酒自放,无仕意。得官未成考,旋即归隐。日与禅僧士游,以文酒为事,啸歌袒裼礼法外,或饮数月不醒。人有酒见招,不择贵贱必往,往辄醉,虽沉醉亦未尝废著书。然晚年喜佛,力探其奥义。自类其文,凡论理及关佛老二家者号“内稿”,其余应文字为“外稿”又解《楞严》、《金刚经》、《老》、《庄》。又有《中庸集解》、《鸣集解》,号“中国心学、西方文教”数十万言,以故为名教所贬云。

宋九嘉,字飞卿,夏津人。为人刚直豪迈,少游太学,有能赋声。长从李纯甫读书,为文有奇气,与雷渊、李经相伯仲。中至宁元年士第。历蓝田、陵、扶风、三四县令,咸以能称。为翰林应奉。正大中,以疾去。没于癸巳之难。

从益博学记,于经学。为文章长于诗,五言尤工,有《蓬门集》。

王郁,字飞伯,大兴人。仪状魁奇,目光如鹘。少居钓台,闭门读书,不接人事。久之,为文法柳宗元,闳肆奇古,动辄数千言。歌诗俊逸,效李白。尝作《王小传》以自叙。天兴初元,汴京被围,上书言事,不报。四月,围稍解,,为兵士所得。其将遇之甚厚,郁经行无机防,为其下所忌,见杀。临终,怀中书曰:“是吾平生著述,可传付中州士大夫曰,王郁死矣。”年三十余。同时以诗鸣者,雷琯、侯册、王元粹云。

李经,字天英,锦州人。作诗极刻苦,喜奇语,不蹈袭前人。李纯甫见其诗曰:“真今世太白也。”由是名大震。再举不第,拂衣去。南渡后,其乡帅有表至朝廷,士大夫识之曰:“此天英笔也。”朝议以武功就命倅其州,后不知所终。

庞铸,字才卿,辽东人。少擢第,仕有声。南渡后,为翰林待制,迁侍郎。坐游贵戚家,倅东平,改京兆路转运使,卒。博学能文,工诗,造语奇健不凡,世多传之。

闻人如史肃、李著、王宇、宗室从郁皆谴逐之,铉寻亦罢政。昂降上京留守判官,卒,竟如术者之言。

献能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