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梅,字大用,大名人。始由律学为伊簿,秩满,遂隐居不仕。
嗜书,动有礼法。生徒以法经就学者,兼授以经学。诸生服其教,无敢为非义者。同业尝悯其贫,时周之,皆谢不受。后不知所终。
赵质,字景,辽相思温之裔。大定末,举
士不第,隐居燕城南,教授为业。明昌间,章宗游
过焉,闻弦诵声,幸其斋舍,见
间所题诗,讽咏久之,赏其志趣不凡。召至行殿,命之官。因辞曰:“臣僻
野逸,志在长林丰草,金镳玉络非所愿也。况圣明在上,可不容巢、由为外臣乎。”上益奇之,赐田亩千,复之终
。泰和二年卒,年八十五。
薛继先,字曼卿。南渡后,隐居洛西山中,课童读书。事母孝,与人
谦逊和雅,所居化之。
纯孝,字方叔,有父风。有诈为曼卿书就方叔取
者,曼卿年已老状貌如少者,客不知其为曼卿而以为方叔也,而与之书,曼卿如所取付之。监察御史石玠行
过曼卿,曼卿不之见。或言:“君何无乡曲情。”曼卿曰:“君未之思耳。凡今时政未必皆善,御史一有所劾,将谓自我发之。同恶相庇,他日并乡里必有受祸者。”其畏慎皆此类。壬辰之
,病没宜
。
杜时升,字之,霸州信安人。博学知天文,不肯仕
。承安、泰和间,宰相数荐时升可大用。时升谓所亲曰:“吾观正北赤气如血,东西亘天,天下当大
,
而南北当合为一。消息盈虚,循环无端,察往考来,孰能违之。”是时,风俗侈靡,纪纲大坏,世宗之业遂衰。时升乃南渡河,隐居嵩、洛山中,从学者甚众。大抵以“伊洛之学”教人自时升始。正大间,大元兵攻潼关,拒守甚
,众皆相贺,时升曰:“大兵皆在秦、巩间,若假
于宋,
襄、汉
宛、叶,铁骑长驱势如风雨,无
山大川为之阻,土崩之势也。”顷之,大元兵果自饶峰关涉襄
南
,金人败绩于三峰山,汴京不守,皆如时升所料云。正大末,卒。
宋可,字予之,武陟人。其姑适大族槁氏,贞祐之兵,夫及皆死于难。姑以白金五十笏遗可,可受不辞。其后姑得槁氏疏族立为后,挈之省外家。可乃置酒会乡邻,谓姑曰:“姑往时遗可以金,可以槁氏无
故受之。今有
仲振,字正之,辽东人。其兄领开封镇兵,仲振依之以居。既而以家业付其兄,挈妻
嵩山。博极群书,尤
《易》《皇极经世》学。安贫自乐,不
城市,山野小人亦知敬之。尝与其弟
张潜、王汝梅行山谷间,人望之翩然如仙。或曰仲振尝遇异人教以养生术,尝终日燕坐,骨节戛戛有声,所谈皆世外事,有扣之者辄不复语云。
郝天,字晋卿,泽州陵川人。早衰多疾,厌于科举,遂不复充赋。太原元好问尝从学
士业,天
曰:“今人赋学以速售为功,六经百家分磔缉缀,或篇章句读不之知,幸而得之,不免为庸人。”又曰:“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唯通人能之。”又曰:“今之仕多以贪败,皆苦饥寒不能自持耳。丈夫不耐饥寒,一事不可为。
以吾言求之,科举在其中矣。”或曰:“以此学
士无乃戾乎?”天
曰:“正
渠不为举
尔。”贞祐中,居河南,往来淇卫间。为人有崖岸,耿耿自信,宁落魄困穷,终不一至豪富之门。年五十,终于舞
。
忌东,西与北皆人居,南则去非家,去非坏蚕室使丧南
,遂得葬焉。大定二十四年卒,年八十四。
张潜,字仲升,武清人。幼有志节,慕荆轲、聂政为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时人其行谊,目曰“张古人。”后客崧山,从仲振受《易》。年五十,始娶鲁山孙氏,亦有贤行,夫妇相敬如宾,负薪拾穗,行歌自得,不知其贫也。邻里有为潜
瓜者,及熟让潜,潜弗许,竟分而
之。尝行
中拾一斧,夫妇计度移时,乃持归访其主还之。里有兄弟分财者,其弟曰:“我家如此,独不畏张先生知耶?”遂如初。天兴间,潜挈家避兵少室,乃不
七日死,孙氏亦投绝涧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