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三月,仲轲死。冬至前一夕,海陵梦仲轲求酒,既觉,嗟悼良久,遣使者奠其墓。
海陵召仲轲、右补阙钦、校书郎田与信、直长习失
便殿侍坐。海陵与仲轲论《汉书》,谓仲轲曰:“汉之封疆不过七八千里,今吾国幅员万里,可谓大矣。”仲轲曰:“本朝疆土虽大,而天下有四主,南有宋,东有
丽,西有夏,若能一之,乃为大耳。”海陵曰:“彼且何罪而伐之?”仲轲曰:“臣闻宋人买
修
械,招纳山东叛亡,岂得为无罪?”海陵喜曰:“向者梁珫尝为朕言,宋有刘贵妃者姿质艳
,蜀之华
、吴之西施所不及也。今一举而两得之,俗所谓‘因行掉手’也。江南闻我举兵,必远窜耳。”钦与与信俱对曰:“海岛、蛮越,臣等皆知
路,彼将安往?”钦又曰:“臣在宋时,尝帅军征蛮,所以知也。”海陵谓习失曰:“汝敢战乎?”对曰:“受恩日久,死亦何避。”海陵曰:“汝料彼敢
兵否,彼若
兵,汝果能死敌乎?”习失良久曰:“臣虽懦弱,亦将与之为敌矣。”海陵曰:“彼将
兵何地?”曰:“不过淮上耳。”海陵曰:“然则天与我也。”既而曰:“朕举兵灭宋,远不过二三年,然后讨平
丽、夏国。一统之后,论功迁秩,分赏将士,彼必忘劳矣。”
李通,以便辟侧媚得幸于海陵。累官右司郎中,迁吏尚书。请谒贿赂辐辏其门。正隆二年正月乙酉,诏左右司御史中丞以下奏事便殿,海陵曰:“知
莫若父,知臣莫若君,朕尝试之矣。朕询及人材,汝等若不举同类,必举其相善者。朕闻女直、契丹之仕
者,必赖刑
尚书乌带、签书枢密遥设为之先容,左司员外郎阿里骨列任其事。渤海、汉人仕
者,必赖吏
尚书李通、
尚书许霖为之先容,左司郎中王蔚任其事。凡在仕版,朕识者寡,不识者众,莫非人臣,岂有远近亲疏之异哉。苟奉职无愆,尚书侍郎节度使便可得,万一获罪,必罚无赦。”顷之,拜参知政事。
正隆二年,仲轲为左谏议大夫,修起居注,但谏议俸,不得言事。三年正月,宋贺正使孙
夫陛辞,海陵使左宣徽使敬嗣晖谕之曰:“归白尔帝,事我上国多有不诚,今略举二事:尔民有逃
我境者,边吏皆即发还,我民有逃叛
尔境者,有司索之往往托辞不发,一也。尔于沿边盗买鞍
,备战阵,二也。且
待人而后可用,如无其人,得
百万亦奚以为?我亦岂能无备。且我不取尔国则已,如
取之,固非难事。我闻接纳叛亡、盗买鞍
,皆尔国杨太尉所为,常因俘获问知其人,无能为者也。”又曰:“闻秦桧已死,果否?”
夫对曰:“桧实死矣,陪臣亦桧所荐用者。”又曰:“尔国比来行事,殊不似秦桧时何也?”
夫曰:“容陪臣还国,一一
闻宋帝。”海陵盖
南伐,故先设纳叛亡、盗买
二事,而杂以他辞言之。
俄迁秘书丞,转少监。是时,营建燕京室,有司取真定府潭园材木,仲轲乘间言其中材木不可用,海陵意仲轲受请托,免仲轲官。未几,复用为少监。海陵猎于途你山,次于铎瓦,酹天而拜,谓群臣曰:“朕幼时习
,至一门下,默祝曰:‘若我异日大贵,当使一矢横加门脊上。’及
,果横加门脊上。后为中京留守,尝大猎于此地,围未合,祷曰:‘我若有大位,百步之内当获三鹿。若止为公相,获一而已。’于是不及百步连获三鹿。又祝曰:‘若统一海内,当复获一大鹿。’于是果获一大鹿。此事尝与萧裕言之,朕今复至此地,故拜奠焉。”海陵意
取江南,故先设禨祥以讽群臣,是以仲轲每先逢其意,导之南伐。
地,他日当为我有,此置之外府耳。”由是知海陵有南伐之意。
贞元二年正月,宋贺正旦使施朝辞,海陵使左宣徽使敬嗣晖问施
曰:“宋国几科取士?”对曰:“诗赋、经义、策论兼行。”又问:“秦桧作何官,年今几何?”对曰:“桧为尚书左仆
中书门下平章事,年六十五矣。”复谓之曰:“我闻秦桧贤,故问之。”
海陵恃累世盛,
大肆征伐,以一天下,尝曰:“天下一家,然后可以为正统。”通揣知其意,遂与张仲轲、
钦、宦者梁珫近习群小辈,盛谈江南富庶,
女玉帛之多,逢其意而先
之。海陵信其言,以通为谋主,遂议兴兵伐江南。四年二月,海陵谕宰相曰“宋国虽臣服,有誓约而无诚实,比闻沿边买
及招纳叛亡,不可不备。”遣使籍诸路猛安
族、及州县渤海丁庄充军,仍括诸
民
。于是,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