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祥闻重诲诛死,而唐厚待其家属,乃邀璋同谢罪,璋曰:“孟公家属皆存, 而我
孙独见杀,我何谢为!”知祥三遣使往见璋,璋不听,乃遣观察判官李昊说 璋,璋益疑知祥卖己,因发怒,以语侵昊。昊乃劝知祥攻之。而璋先袭破知祥汉州, 知祥遣赵廷隐率兵三万,自将击之,阵
距桥。知祥得璋降卒,衣以锦袍,使持书 招降璋,璋曰:“事已及此,不可悔也!”璋军士皆噪曰:“徒曝我于日中,何不 速战?”璋即麾军以战。兵始
,璋偏将张守
来降,知祥乘之,璋遂大败,走。 过金雁桥,麾其
光嗣使降,以保家族,光嗣哭曰:“自古岂有杀父以求生者乎, 宁俱就死!”因与璋俱走。知祥遣赵廷隐追之,不及,璋走至梓州见杀,光嗣自缢 死,知祥遂并有东川。然自璋死,知祥卒不遣使谢唐。
三月,唐潞王举兵于凤翔,愍帝遣王思同等讨之,思同兵溃,山南西节度使 张虔钊、武定军节度使孙汉韶皆以其地附于蜀。四月,知祥改元曰明德。六月,虔 钊等至成都,知祥宴劳之,虔钊奉觞起为寿,知祥手缓不能举觞,遂病,以其
昶 为皇太
监国。知祥卒,谥为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庙号
祖,陵曰和陵。
曰:“使唐 军急趋东川,则遂州解围,吾势沮而两川摇矣。今其不,吾知易与尔。”十二月, 敬瑭及廷隐战于剑门,唐师大败。张武已取渝州,武病卒,其副将袁彦超代将其军, 又取黔州。二年正月,李仁罕克遂州,夏鲁奇死之,知祥以仁罕为武信军留后,遣 人驰鲁奇首示敬瑭军,敬瑭乃班师。利州李彦珂闻唐军败东归,乃弃城走,知祥以 赵廷隐为昭武军留后。李仁罕
攻夔州,刺史安崇阮弃城走,以赵季良为留后。
明德三年三月,荧惑犯积尸,昶以谓积尸蜀分也,惧,禳之,以问司天少监 胡韫,韫曰:“
十二次,起井五度至柳八度,为鹑首之次,鹑首,秦分也,蜀虽 属秦,乃极南之表尔。前世火
鬼,其应在秦。晋咸和九年三月,火犯积尸,四月, 雍州刺史郭权见杀。义熙四年,火犯鬼,明年,雍州刺史硃龄石见杀。而蜀皆无事。” 乃止。
然昶年少不亲政事,而将相大臣皆知祥故人,知祥宽厚,多优纵之,及其事昶, 益骄蹇,多逾法度,务广第宅,夺人良田,发其坟墓,而李仁罕、张业尤甚。昶即 位数月,执仁罕杀之,并族其家。是时,李肇自镇来朝,杖而见,称疾不拜,及 闻仁罕死,遽释杖而拜。
广政九年,赵季良卒,张业益用事。业,仁罕甥也。仁罕被诛时,业方掌禁兵, 昶惧其反,乃用以为相,业兼判度支,置狱于家,务以酷法厚敛蜀人,蜀人大怨。 十一年,昶与匡圣指挥使安思谦谋,执而杀之。王回、赵廷隐相次致仕,由是故 将旧臣殆尽。昶始
昶好打球走,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采良家
以充后
。枢密副使韩保贞切 谏,昶大悟,即日
之,赐保贞金数斤。有上书者,言台省官当择清
,昶叹曰: “何不言择其人而任之?”左右请以其言诘上书者,昶曰:“吾见唐太宗初即位, 狱吏孙伏伽上书言事,皆见嘉纳,奈何劝我拒谏耶!”
四年二月癸亥,制以知祥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成都尹、剑南东西两川节度, 内观察
置、统押近界诸蛮,兼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制置等使。遣工
尚书卢文纪 册封知祥为蜀王,而赵季良等五人皆拜节度使。唐兵先在蜀者数万人,知祥皆厚给 其衣
,因请送其家属,明宗诏谕不许。十一月,明宗崩。明年闰正月,知祥乃即 皇帝位,国号蜀。以赵季良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门使王
回为枢密使, 李昊为翰林学士。
昶,知祥第三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昶为行军司
。知祥僭号,以昶为东 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祥病,昶监国。知祥已卒而秘未发,王
回夜过 赵季良,相对泣涕不已,季良正
曰:“今
侯握兵,专伺时变,当速立嗣君以绝 非望,泣无益也。”
回遂与季良立昶,而后发丧。昶立,不改元,仍称明德,至 五年始改元曰庆政。
唐枢密使范延光曰:“知祥虽已破璋,必借朝廷之势,以为两川之重,自非屈 意招之,彼亦不能自归也。”明宗曰:“知祥,吾故人也,本因间谍致此危疑,抚 吾故人,何屈意之有?”先是,克宁妻孟氏,知祥妹也。庄宗已杀克宁,孟氏归于 知祥,其瑰,留事唐为供奉官。明宗即遣瑰归省其母,因赐知祥诏书招
之。知 祥兼据两川,以赵季良为武泰军留后、李仁罕武信军留后、赵廷隐保宁军留后、张 业宁江军留后、李肇昭武军留后。季良等因请知祥称王,以墨制行事,议未决而瑰 至蜀。知祥见瑰倨慢。九月,瑰自蜀还,得知祥表,请除赵季良等为五镇节度,其 余刺史已下,得自除授。又请封蜀王,且言福庆公主已卒。明宗为之发哀,遣阁门 使刘政恩为宣谕使。政恩复命,知祥始遣其将硃滉来朝。
是时,唐军涉险,以饷为艰,自潼关以西,民苦转馈,每费一石不能致一斗,
路嗟怨,而敬瑭军亦旋,所在守将又皆弃城走。明宗忧之,以责安重诲。重诲惧, 遽自请行。而重诲亦以被谗得罪死。明宗谓致知祥等反,由重诲失策,及重诲死, 乃遣西川
奏官苏愿、
奉军将杜绍本西归招谕知祥,
言知祥家属在京师者皆无 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