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东汉世家第十(5/6)

不久契丹在忻口打败符彦卿,王得中于是被杀。

刘曼自从在高平战败,不久被围,因忧虑患病,第二年十一月死去,终年六十岁,儿子刘承钧继位。

刘承钧是刘曼的次子。

年轻时颇为好学,擅长书法。

刘曼逝世,刘承钧派人上表于契丹,自称儿子。

述律用诏书答复,称刘承钧为儿,答应他继位。

当初,刘曼常对张元徽等人说:“我因为汉高祖的业绩,刘赞的冤仇,以道义不屈服于郭威,期望和你们尽力为国家报仇。

至于在一方称帝,哪里是自己情愿呢,怎能顾及我是什么天子,你们又是什么节度使?”因此他僭越称帝仍然称干佑,不改变年号,不设立宗庙,四季祭祀,只用家人的礼仪。

刘承钧登位后,纔在境内实行大赦,改干佑十年为天会元年,在显圣宫设立七庙。

契丹派高勋援助刘承钧,刘承钧派李存壤和高勋进攻上党,一无所得而回。

第二年,周世宗北伐契丹,攻克三关,契丹使臣前来告急,刘承钧准备出兵,而周世宗回师,纔作罢。

宋朝建国,昭义节度使李筠反叛,派他的将领刘继冲、判官孙孚向刘承钧上表称臣,拘拿他们的监军周光逐、李廷玉送到太原,求兵援助。

刘承钧想和契丹商议,刘继冲转达李筠的意见,请求不要用契丹军队。

刘承钧就亲自率领他自己的军队出团柏谷,群臣在汾水为他饯行。

仆射赵华说:“李筠办事轻举妄动,陛下不考虑胜败,举国兴师动众,我确实担忧。”刘承钧到达太平驿,封李筠焉陇西郡王。

李筠见刘承筠没有仪仗护卫,不像帝王,后悔对他称臣,李筠于是自述受周氏恩德,不忍心背离。

而刘承钧和周是世代仇敌,听了李筠的话也不高兴。

派宣徽使卢赞监督他的军队,李筠心中更加不满,和卢赞多不和,刘承钩派宰相卫融替他们调解。

不久李筠战败而死,卫融被押送到京师,宋太祖皇帝问卫融有关刘承钧援助李筠反叛的情况,卫融出言不逊,宋太祖命令用铁杖击他的头,血流满面,卫融呼喊说:“我死得其所了!”宋太祖望着手下人说:“这是个忠臣。”放了他,命令用好药给他治伤。

让卫融写信给刘承钧,索求周光逊等人,约定也送卫融回太原,刘承钧不答复,卫融于是留在京师。

刘承钧对赵华说:“役听从你的意见,几乎失败了。

但矢去卫融、卢赞,我感到遗憾。”刘承钧从此更加看重儒生,让抱腹山人郭无焉参议国政。

郭无焉是棣州人,方额尖嘴,好学博闻,善于论辩。

曾穿着粗麻布衣衫焉道士,住在武当山。

周太祖在河中讨伐李守贞,郭无焉到军门拜见,询问当代事务,周太祖觉得他很奇特。

有人对周太祖说:“你是漠的大臣,手握重兵在外,而招纳纵横之士,这不是防微杜渐、深谋远虑的方法。”因此周太祖没有接纳他,郭无为离去,隐居于抱腹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