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列传七(2/4)

裴皞,字司东,系中眷裴氏,世居河东为望族。皞容止端秀,卞急,刚直 而无隐,少而好学,苦心文艺,虽遭离,手不释卷。唐光化三年,擢士第,释 褐授校书郎,历谏职。梁初,当路推其文学,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唐庄宗时, 擢为礼侍郎,后以语当事,改太宾客,旋授兵尚书,以老致仕。天福初, 起为工尚书,复告老,以右仆致仕。皞累知贡举,称得士,宰相裔孙、维翰 皆其所取士也。后裔孙知贡举,率新士谒皞,皞喜,为诗曰:“词场最重是持 衡,天遣愚夫受盛名,三主礼闱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当世荣之。维翰尝私 见皞,皞不为迎送,人问之,皞曰:“我见桑公于中书,庶僚也;今见我于私第, 门生也。”闻者以为允。卒年八十五。赠太太保。

吴承范,字表微,魏州人也。父琼,右金吾卫将军,累赠太少保。承范少好 学,善属文,唐闵帝之镇鄴都也,闻其才名,署为宾职,承范恳求随计,闵帝许之。 长兴三年,擢士第。及闵帝即位,授左拾遗。清泰二年,以本官充史馆修撰, 与同职张昭远等共修《明宗实录》,转右补阙,依前充职。祖革命,迁尚书屯田 员外郎、知制诰。天福三年,改枢密院直学士,未几,自祠郎中、知制诰召充翰 林学士,正拜中书舍人,赐金紫。少帝嗣位,迁礼侍郎,知贡举,寻遘疾而卒, 年四十二。赠工尚书。

圭前为河南少尹日,有嵩山术士遗圭石药如斗,谓圭曰:“服之可以延寿,然 不可中辍,辍则疾作矣。”圭后服之,神力健,宝惜焉。清泰末,圭在常山, 遇秘琼之,时贮于衣笥,为贼所劫,后不复得。天福中,疾生臆之间,常如火 灼,圭知不济,求归乡里,诏许之。及涉河,竟为药气所蒸,卒于路,归葬石邑, 时年六十八。

学工诗,长于吏。唐光化中,历阜城、饶尉,改 房、宁晋、元氏、乐寿、博陆五邑令。为宁晋日,擅给驿廪,以贷饥民,民甚 之。及为乐寿令,里人为之立碑。同光中,任圜为真定尹,擢为本府司录,不应命。 郭崇韬领其地,辟为从事,及明宗代崇韬,以旧职縻之。明宗即位,为文昌正郎, 安重诲荐为河南少尹,判府事,寻命为枢密院直学士。时圭以受知于重诲,重诲奏 令圭与同列阎至俱升殿侍立,以备顾问,明宗可之。寻自左谏议大夫拜尚书右丞, 有相之望。圭于吏事,重诲本不知书,为事刚愎,每于明宗前可否重务,圭恬 然终日,不能剖正其事。长兴中,重诲既诛,圭为贝州刺史,未几罢免,退归常 山。由是闭门杜绝人事,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每游别墅,则乘妇人氈车以自 蔽匿,人莫知其心。祖登极,征为刑侍郎,判盐铁副使,皆宰臣冯之奏请也。 始圭在明宗时为右丞,权判铨事,在中书,尝以堂判衡铨司所注官,圭怒,力争 之,亦微有不足之,至是圭首为所举,方愧其度量远不及也。旋改吏侍郎, 分知铨事,而圭素保廉守节,大著公平之誉。

卢导,字熙化,其先范人也。祖伯卿,唐殿中侍御史。父如晦,国监丞, 赠侍郎。导少而儒雅,词翰,善谈论。唐天祐初,登士第,释褐除校书郎, 由均州郧乡县令、为监察御史,三迁职方员外郎,充史馆修撰,改河南县令礼 郎中,赐紫,转右司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以病免,闲居于汉上,久之。天成中, 以本官征还,拜右谏议大夫。长兴末,为中书舍人,权知贡举。明年,潞王自凤 翔拥大军赴阙,唐闵帝奔于卫州,宰相冯、李愚集百官于天寺,将迎潞王。 时军众离溃,人情奔骇,百官移时未有至者。导与舍人张昭远先至,冯请导草劝 笺,导曰:“潞王朝,郊迎可也;若劝之事,安可造次。且潞王与主上,皆 太后之,或废或立,当从教令,安得不禀策母后,率尔而行!”冯曰:“凡事 要务实,劝其可已乎?”导曰:“今主上蒙尘在外,遽以大位劝人,若潞王守, 以忠义见责,未审何词以对!不如率群臣诣门,取太后止,即去就善矣。” 未及对,会京城巡检安从报曰:“潞王至矣,安得百僚无班。”即纷然而去。是 日,潞王未至,冯等止于上门外,又令导草劝笺,导执之如初。李愚曰: “舍人之言是也,吾辈信罪人矣。”导之守正也如是。晋天福中,由礼侍郎迁尚 书右丞,判吏尚书铨事

承范温厚寡言,善希人旨,桑维翰、李崧尤重之,尝荐于祖,云可大用。承 范知之,持重自养,虽遇盛夏,而犹服襦袴,加之以纯绵,盖虑有寒之患也。然 竟不获其志,其命也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