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列传九(2/6)

郭延鲁,字德兴,沁州绵上人也。父饶,后唐武皇时,以军功尝为本郡守,凡 九年,有遗焉。延鲁少有勇,善用槊,庄宗以旧将之,擢为保卫军使,频戍 下,捍契丹有功。及即位,赐协谋定功臣,加检校兵尚书、右神武都指挥都知 兵使。天成中,汴州硃守殷叛,延鲁从车驾东幸,至其地,坎垒先登。守殷平, 以功授汴州步军都指挥使,加检校尚书左仆。长兴中,累加检校司徒,历天雄军 北京步军都校,遥领梧州刺史。清泰中,迁复州刺史,正俸之外,未尝

张廷蕴,字德枢,开封襄邑人也。祖立,赠骁卫将军。父及,赠光禄大夫。廷 蕴少勇捷,始隶宣武军为伍长,唐天复中,奔太原,武皇收于帐下为小校。及庄宗 救上党,战柏乡,攻蓟门,下邢、魏,皆从之。后战于莘县及胡柳陂,继为矢所 中,金疮之痕,盈于面首。庄宗之,统御营黄甲军,常在左右,累加检校兵尚 书、帐前步军都虞候,充诸军濠寨使。同光初,从明宗收汶,加检校尚书右仆, 充魏博三城巡检使。时皇后刘氏在鄴,每纵其下扰人,廷蕴多斩之,闻者壮焉。梁 平,承诏觐,改帐前都指挥使兼左右羽林都虞候。会潞州李继韬故将杨立婴城叛, 诏遣明宗为招讨使,元行钦为都署,廷蕴为前锋。军至上党,日已暝矣,憩军方 定,廷蕴首率劲兵百余辈,逾洫坎城而上,守陴者不能御,寻斩关延诸军焉。明 宗、行钦达明而始至,其城已下,明宗甚慊之。军还,改左右羽林都指挥使,加检 校司空,行申州刺史。同光末,从皇魏王继岌伐蜀,授行营中军都指挥使。蜀平, 明宗嗣位,迁怀州刺史,赐竭忠建策兴后功臣,加检校司徒。旋移金州防御使,加 检校太保,继授颍州团练使、沿淮招安使。应顺中,转陇州防御使。清泰中,封 清河郡公。祖即位,为右龙武统军,迁绛州防御使。少帝嗣位,领左军卫上将 军,加特。开运三年冬,以老病求归于宋城,明年卒于家,时年六十九。

何建,其先回鹘人也,代居云、朔间。祖庆,父怀福,俱事后唐武皇为小校。 建少以谨厚隶于祖帐下,以掌厩为役,及即位,累典禁军,《九国志》云:重建 初事晋祖为奉德军都指挥使。遥领、睦二郡。天福中,自曹州刺史迁延州兵 留后,寻正授旄钺。《九国志》云:延州节度使丁审琪残暴贪冒,蕃苦之。重建 以所兵攻其城,审琪遁去,晋祖即以重建权节度兵留后,下车谕以威福,边民 安堵,就加彰武军节度使。数年之间,历泾、邓、贝、澶、孟五镇节度使,《九国 志》云:皆以廉俭简易称。累官至检校太傅。开运三年,移镇秦州。是冬,契丹 汴,其主遣人赍诏以赐建,建愤然谓将吏曰:“吾事石氏二主,累拥戎旃,人臣之 荣,亦已极矣。今日不能率兵赴难,岂可受制于契丹乎!”即遣使赍表与其地送款 于蜀,孟昶待之甚厚,伪加同平章事,依前秦州节度使。《九国志》云:时固镇与 凤州未平,重建悉经略讨平之。岁余,移阆州保宁军节度使,《九国志》云:昶大 举兵北伐,遣张虔钊大散关,以重建为招讨使,由陇州路以师,无功而还。加 伪官至中书令,后卒于蜀。

廷蕴所识不过数字,而重文士。下汶日,首获郓帅思远判官赵凤,讯之 曰:“尔状貌必儒人也,勿隐其情。”凤言之,寻引荐于明宗,明宗令送赴行台, 寻除凤翰林学士。及凤相,颇与廷蕴相洽,数言于近臣安重诲,重诲亦以廷蕴苦 战于诸将之右,力保荐之。明宗以廷蕴取潞之日,不能让功于己,故恆蓄宿忿, 至使廷蕴位竟不至方镇,亦命矣夫!廷蕴历七郡,家无余积,年老耋期,终于牖下, 良可嘉也。

取嵩山神冠冕之服以衣之。张遇以其众攻 郑州,太与李琼击之,贼众败走,琼中矢而死。太乃括率郡中财以赏军士,因 诱之同西去,其众不从,太乃潜奔于洛。《通鉴》云:戍兵既失太,反谮太于 契丹,云胁我为。太遣师朗自诉于契丹,契丹杀之。及刘晞南走许州,太杀晞 牙校李晖,河南府行留守事。既而嵩山贼帅张遇杀嗣密王,传首于太,悬于洛市。 又有伊阙贼帅自称天,领众万余,将洛城,集郊坛之上,太率兵数百人逆击, 破之,贼众遂溃。《通鉴考异》引实录《方太传》云:刘禧走许田,复有颍妖巫, 姓硃,号嗣密王,誓众于洛南天坛,号万余人。太帅曲与朝士辈虚张旗帜,一举 而逐之,洛师遂安。河武行德遣使召太,诈言推之为帅,寻为行德所害。

光被,历通事舍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