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列传十二(6/6)

杨光远说:“我担心将来后悔莫及啊。”明宗便中止了这件事,很是嘉奖他的耿直。后来从振武节度使调镇中山,加封检校太傅,率军戍守蔚州。

晋高祖在太原举义,唐末帝派杨光远与张敬达屯兵太原城下,不多时,契丹军队大量到来,唐军被契丹人打败,契丹人长久地围困了唐军的营寨,军中粮尽,杨光远便与副将安审琦杀掉了张敬达,带着众人投降晋军。后跟随晋高祖进入洛阳,加封检校太尉,兼宣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事。这时,杨光远每次面对高祖,常显得忧郁不高兴,高祖认为他有不能满足的事,秘密派贴身侍臣询问他。杨光远捎信上奏“:我贵为将相,没有不满足的,只因张生铁死得其所,我不如他,心中内疚,因此不高兴。”生铁,是张敬达的小字。高祖听了他的话,认为杨光远最有诚心纯情。其实杨光远是故意说这些话,以获取高祖的完全信任。

第二年,范延光凭借邺城叛乱,高祖命令杨光远率兵讨伐,将要渡过黄河,又碰上滑州军队叛乱,当时军中士众想推举杨光远为君主。杨光远说“:从古至今有断臂的天子吗?再说,天子难道是你们这些人随意改换玩弄的东西?我在晋阳投降,那是受形势所逼,现在如果再那样做,当是反叛贼寇。”从此他的部下提心吊胆,不再说这事。高祖听说后,更加宠幸重用他。杨光远包围范延光之后,不久被任命为魏博行府节度使。他兵权在握,认为高祖害怕自己,逐渐开始干预朝政,有时违抗朝命上奏,高祖也屈从他。又下诏让他的儿子杨承祚娶长安公主为妻,次子杨承信等也都任命为美官,恩泽非同一般,为当时之冠。桑维翰担任枢密使,经常指责影射这件事,杨光远便怀恨在心。到范延光投降后,杨光远入朝,当面上奏桑维翰专横擅权,高祖因为杨光远对国家有功,便派桑维翰出镇相州,让杨光远担任西京留守,兼镇河阳,顺便罢免了他的兵权。杨光远从此怨恨在胸,深藏异心,多次把珍藏宝玩奉送给契丹,诉说自己的冤屈;又私自收养家兵一千多人,扰乱刑法违反禁令,河、洛之间的百姓,常常像防范盗贼一样防备他们。不久,册拜为太尉、兼中书令。

当时范延光辞官退休,用车子装着妓妾财宝,住到河阳,杨光远贪图他的珍宝奇货,又担心他将是子孙后代的仇人,便上奏说范延光不在汴、洛安家,而居住到外邑,不南奔淮夷,则会北逃契丹,应该及早除掉他。高祖因已经答应不治范延光死罪,丹书铁券保存在他手里,就迟疑未决。杨光远便派自己的儿子杨承勋率军队包围范延光的宅第,逼着让他自杀。范延光说:“天子在上,岂能如此!”杨光远便派使臣向高祖请求把范延光移居到洛阳,走到河桥时,把范延光抛入急流中淹死了,他又欺君上奏说范延光自己投河而死,朝廷为顺应他的用意,不予治罪。一年多后入朝觐见,高祖为他准备了私宴,教坊伶人因杨光远暴敛重税,便演戏讥刺他,杨光远全无羞惭的脸色。高祖对杨光远说:“元城那次战役,你的部下都立了功,但不曾赐节封赏,今天每人赏给他们一郡之任,使他们治理并以此荣耀其身。”因此便有几个人被任命为刺史。

当时王建立从青州移镇上党,于是任命杨光远为平卢军节度使,封为东平王。杨光远当面上奏,请求和他的长子一同前行,不久任命杨承勋为莱州防御使。等到前去上任,仆从妓妾达到一千多骑,满载充盈,过分奢侈,为地方长官之最。上任之后,只以苛刻收敛为事。少帝即位,册拜为太师,封为寿王。后来因为景延广上奏,请收回杨光远部下所借官府马匹三百匹。杨光远愤怒地说:“这些马是先帝赏赐给我的,凭什么又取回?这是不信任我。”于是,派人暗地里把儿子杨承祚从单州召唤回来,朝廷便任命杨承祚为淄州刺史,以顺从他的意思。杨光远更加骄横,因此与契丹交好,叙说少帝违背和好的过失,并且说大饥荒之后,国库费用空虚,这时一举可以平定后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