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侵 犯,遣使送款于帝。晖侦知相州颇积兵仗,且无守备,遂以三月二十一日夜与其徒 逾垣而入,杀契丹数十人,夺器甲数万计,遂据其城。契丹主先遣相州节度使高唐 英率兵讨之。未几,契丹主至城下,是月四日攻拔之,遂屠其城。翼日,契丹主北 去,命高唐英镇之,唐英阅城中遗民,得男女七百人而已。乾祐中,王继宏镇相州, 奏于城中得髑髅十余万,杀人之数,从可知也。庚申,以石州刺史易全章为洺州团 练使,以前辽州刺史安真为宿州团练使,以岚州刺史孟行超为颍州团练使,以汾州 刺史武彦宏为曹州防御使,以前宪州刺史慕容信为齐州防御使,以辽州刺史薛琼为 亳州防御使,以沁州刺史李汉韬为汝州防御使。癸亥,册魏国夫人李氏为皇后。甲 子,以皇长子承训为左卫上将军,第二子承祐为左卫大将军,第三子承勋为右卫大 将军,皇女彭城郡君宋氏封永宁公主,皇侄承赟为右卫上将军。以河东节度判官苏 逢吉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河东观察判官苏禹珪为中书侍郎、 同平章事。升府州为节镇,加永安军额。以振武节度使、府州团练使折从阮为永安 军节度使,行府州刺史、检校太尉;以北京随使、左都押衙刘铢为河阳节度使;以 河东支使韩祚为左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乙丑,遣史宏肇率兵一万人趋潞州。 丙寅,以权知潞州军州事、左骁卫大将军王守恩为潞州节度使、检校太保;以权点 检延州军州事高允权为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以岢岚军使郑谦为忻州刺史,遥领 应州节度使,充忻、代二州义军都部署。丁卯,以河东都巡馆驿、沿河巡检使阎万 进为岚州刺史,领朔州节度使,充岚、宪二州义军都制置。戊辰,权河阳留后武行 德以城来归。初,契丹主将发东京,船载武库兵仗,自汴浮河,欲置之于北地,遣 奉国都虞候武行德部送,与军士千余人并家属俱行。至河阴,军乱,夺兵仗,杀契 丹监吏,众推行德为帅,与河阴屯驻军士合,乃自汜水抵河阳。河阳伪命节度使崔 廷勋率兵拒之,兵败,行德等追蹑之,廷勋弃城而遁,行德因据其城。《隆平集- 武行德传》:行德陷于契丹,伪请自效,因遣送将校数十人护所取尚方铠甲还契丹。 至河阴,行德谓众曰:“我与若等能为边地鬼耶?”众素伏其威名,皆曰:“惟命。” 遂攻孟州,走其节度使崔廷勋,悉以府库分诸校,而权领州事。遣其弟行友诣太原 劝进。伪命西京留守刘晞弃洛城,南走许州,遂奔东京,洛京巡检使方太自署知留 守事。未几,太为武行德所害。是日,蕃将耿崇美屯泽州,史宏肇遣先锋将马诲率 兵击之,崇美退保怀州。崔廷勋以契丹众攻武行德于河阳,行德出战,为廷勋所败。 汴州萧翰遣蕃将高牟翰将兵援送刘晞复归于洛。牟翰至,杀前澶州节度使潘环于洛 阳。辛未,以河阳都部署武行德为河阳节度使、检校太尉,充一行马步军都部署。 甲戌,潞州节度使王守恩加检校太尉,以前棣州刺史慕容彦超为澶州节度使、检校 太保。丙子,契丹主耶律德光卒于镇之栾城。赵延寿于镇州自称权知国事。辛巳, 陕州节度使赵晖加检校太尉,华州节度使兼陕州马步军都指挥使侯章加检校太傅, 以陕府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兼绛州防御使王晏为晋州节度使、检校太傅,以丹州都指 挥使、权知军州事高彦珣为丹州刺史。《隆平集-王晏传》云:汉祖威名未振,而 晏等归之,甚喜,即授以节度使。
部分译文
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姓刘,讳名詗,本名知远,到登皇帝位时改为现在的讳名。他的祖先本是西突厥的沙陀部族人。四代祖讳名湍,当高祖拥有天下时,被追尊为明元皇帝,庙号叫文祖,陵墓叫懿陵;高祖母陇西李氏,追封以明贞皇后的谥号。曾祖父讳名昂,在晋代即追封为太保,到后汉追尊为恭僖皇帝,庙号叫德祖,陵墓叫沛陵;曾祖母虢国太夫人杨氏,追封以恭惠皇后的谥号。祖父讳名亻巽,在晋代即追封为太傅,到后汉追尊为昭献皇帝,庙号叫翼祖,陵墓叫威陵;祖母鲁国太夫人李氏,追封以昭穆皇后的谥号。父亲讳名王典,服侍后唐武皇李克用,做列校,晋代追封为太师,到后汉追尊为章圣皇帝,庙号叫显祖,陵墓叫肃陵;母亲吴国太夫人安氏,追封以章懿皇后的谥号。章懿皇后在唐朝乾宁二年(895)二月四日在太原生下了汉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