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僭伪列传一(6/7)

杨行密攻陷鄂州,擒获鄂州节度使杜洪,诛杀在扬州街市上,戍守鄂州的数千梁兵也落入敌人手中。后来,江西的钟传、宣州的田君页都被杨行密兼并。三年(906),杨行密病死在广陵。当他儿子杨渭僭号称帝后,追尊杨行密为太祖武皇帝。

杨溥,是杨行密的小儿子。开始时封为丹阳王,杨渭死后,徐温便推杨溥为君主,仍僭称伪吴国皇帝名号。后唐同光元年(923),庄宗平定后梁,迁都洛阳。十二月,杨溥派使者章景来朝拜,称“大吴国主致信给大唐皇帝”第二年八月,又派司农卿卢苹进贡地方物产,又献给贞简太后珍宝玩物,庄宗命左藏库使王居敏、通事舍人张朗等人用名马回报他。郭崇韬平定西川后,吴人大惊,准备去掉伪帝号,向后唐称藩臣。这时郭崇韬准备发水军下峡州,制定平定吴国的计策,不料郭崇韬被杀,洛阳京城有变,吴人听说后,举国欢庆。唐明宗即位后,杨溥又派使者以通友好,安重诲上奏说:“杨溥既然不称藩臣,不值得以平等礼仪对待,他派人来侦探我们的国情,不如辞绝他。”于是在馆舍安置他的来使,不接受他的贡物,再送走来使。唐天成二年(927)十月,徐温去世,追封为齐王。徐温的养子李棨代替徐温辅佐朝政,掌握政权几年,位至太尉、中书令、录尚书事,继封为齐王,加以皇帝所用的九锡之礼。后晋天福二年(937),杨溥不得已让位给李棨。李棨将杨溥迁往润州,修建丹阳宫让他居住。杨溥从此身穿道服,学辟谷食气的方术,一年多后因被幽禁而死。李棨又将他家人迁往海陵。后周显德年间,李景听到周朝军队渡过淮河,担心杨溥的家人作乱,便派人全部杀死他们。从唐朝大顺二年(891)杨行密开始拥有淮南土地起,到杨溥让出帝位为止,吴国共享国四十七年而亡。

李棨,本为海州人,是伪吴国大丞相徐温的养子。徐温字叫敦美,也是海州人,开始时跟随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庐州起兵,逐渐升到军校职位。唐朝末年,青州王师范被梁太祖朱温围困,到淮南请求救兵,杨行密发兵救援,徐温当时担任小将,也在救兵行列之中。部队到达青州南部边界时,王师范已被打败,淮南部队士兵于是大肆抢掠而回。李棨当时年龄幼小,被徐温抓获,徐温喜爱他的聪明机灵,于是收养他做自己的儿子,起名叫徐知诰。

唐昭宗天祐初年,杨行密去世,他的儿子杨渥即位,遇上左卫都指挥使张颢杀害了杨渥,想投降梁太祖。徐温对张颢说“:这里距离梁国,往返三千里,不经过一个多月都不能成事,军队国家没有了主,没有了主就将发生变乱,不如先立一人为主,再慢慢筹划投奔梁国的事。”张颢认为他说得对,于是拥立杨渥的弟弟杨渭为统帅。徐温接着杀掉了张颢,杨渭授予徐温常州刺史、检校司徒的伪职。徐温留在广陵,派李棨主持常州事务。这一年是唐朝天祐五年(904)。天祐七年,徐温服母丧,服丧期满后重新授予检校太尉、温州刺史官职,充当温州团练观察使。八年,宣州反叛,徐温与都将柴再用征讨平定了叛乱,被加封为同中书平章事,充当淮南行军司马、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镇海军节度使、浙江西道观察使。十二年八月,吴王命徐温出任镇守润州,以他的儿子徐知训主持政事,加封徐温为镇海军辖区内水陆马步军都指挥使,兼任宁国军节度使,宣州、歙州、池州观察使。这时李棨任徐温的属郡升州的刺史,于是大力治理升州官署,徐温上表奏请将升州官府搬到金陵,吴国国王授予徐温升州大都督府长史的伪职,充当镇海军节度副使,主持节度使的事务,任李棨为镇海军节度副使、代理润州刺史,充当润州团练使。十五年,徐知训被授与淮南行军副使、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官职,统管军府事务。不多久,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杀死,徐温以李棨代理主持国政。第二年,徐温册立杨渭为天子,僭号称为大吴国,改唐朝天祐十六年为武义元年。

天祐十八年(921),杨渭去世,徐温闻讯后,从金陵飞驰回到扬州,连夜进入广陵,商议拥立谁即位。有人打探徐温的意旨,就谈到三国时蜀主刘备临死遗命诸葛亮的故事,徐温厉声说:“即使杨家没有男儿,有女儿都应当拥立,不得有异议。”因此大家内心才安定,于是到润州迎回丹阳王杨溥,于当年六月十八日即伪位,改元为顺义。从此徐温父子势力更加强盛,内外共同专擅吴国国政,杨氏只是主持吴国的祭祀而已。徐温接连升官到竭忠定难建国功臣、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军节度使、宁国军节度使、宣歙池等州管区内营田观察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中书令、金陵尹、东海王,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五百户。将伪顺义七年改元为伪乾贞元年,即后唐天成二年(927)。这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徐温去世,伪赠为大元帅,追封为齐王,谥号叫忠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