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从事,涓好诋讦,建恐为所讥,因问 曰:“窃闻外议,以吾曾遭徒刑,有之乎!”涓对曰:“有之。”建恃无杖痕,且 对众,因袒背以示涓曰:“请足下试看,有遭杖责而肌肉如是耶!”涓知其诈,乃 抚背而叹曰:“大奇,当时何处得此好膏药来。”宾佐皆失色,而涓晏然。王建之 僭号也,惟翰林学士最承恩顾,侍臣或谏其礼过,建曰:“盖汝辈未之见也。且吾 在神策军时,主内门鱼钥,见唐朝诸帝待翰林学士,虽交友不若也。今我恩顾,比 当时才有百分之一尔,何谓之过当耶!”论者多之。杜光庭,长安人,应《九经》 举不第。时长安有潘尊师者,道术甚高,僖宗所重,光庭素所希慕,数游其门。当 僖宗之幸蜀也,观蜀中道门牢落,思得名士以主张之。驾回,诏潘尊师使于两街, 求其可者,尊师奏曰:“臣观两街之众,道听涂说,一时之俊即有之,至于掌教之 士,恐未合应圣旨。臣于科场中识《九经》杜光庭,其人性简而气清,量宽而识远, 且困于风尘,思欲脱屣名利久矣,以臣愚思之,非光庭不可。”僖宗诏而问之,一 见大悦,遂令披戴,仍赐紫衣,号曰广成先生,即日驰驿遣之。及王建据蜀,待之 愈厚,又号为天师。光庭尝以《道》、《德》二经注者虽多,皆未能演暢其旨,因 著《广成义》八十卷,他术称是,识者多之。
孟知祥,字保裔,邢州龙冈人也。祖察,父道,世为郡校。伯父方立,终于邢 洺节度使,从父迁,位至泽潞节度使。知祥在后唐庄宗同光三年,授西川节度副大 使,知节度事。天成中,安重诲专权用事,以知祥庄宗旧识,方据大籓,虑久而难 制,潜欲图之。是时,客省使李严以尝使于蜀,洞知其利柄,因献谋于重诲,请以 己为西川监军,庶效方略,以制知祥,朝廷可之。及严至蜀,知祥延接甚至,徐谓 严曰:“都监前因奉使,请兵伐蜀,遂使东、西两川俱至破灭,川中之人,其怨已 深。今既复来,人情大骇,固奉为不暇也。”案:此句疑有舛误。
即遣人拽下 阶,斩于阶前。《欧阳史》云:李严至境上,遣人持书候知祥,知祥盛兵见之,冀 严惧而不来,严闻之自若。天成二年正月,严至成都,知祥置酒召严,因责严曰: “今诸方镇已罢监军,公何得来?”《鉴戒录》云:李严于天成初复来临护,孟祖 加之礼分,从容数其五罪,命剑斩之。
其后朝廷每除剑南牧守,皆令提兵而往, 或千或百,分守郡城。时董璋作镇东川已数年矣,亦有雄据之意。会朝廷以夏鲁奇 镇遂州,李仁矩镇阆州,皆领兵数千人赴镇,复授以密旨,令制御两川。董璋觉之, 乃与知祥通好,结为婚家,以固辅车之势。知祥虑唐军骤至,与遂、阆兵合,则势 不可支吾,遂与璋协谋,令璋以本部军先取阆州,知祥遣大将军李仁罕、赵廷隐率 军围遂州。长兴元年冬,唐军伐蜀,至剑门。二年,以遂、阆既陷,又粮运不接, 乃班师。三年,知祥又破董璋,乃自领东、西两川节度使。应顺元年,以剑南东两 川节度使、王称我帝于蜀,改元明德。七月卒,年六十一。案:《孟知祥传》, 《永乐大典》原阙,今采《册府元龟》僭伪部以存梗概。
昶,知祥之第三子也。《宋朝事实》云:昶,初名仁赞。《挥尘余话》云:昶, 字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