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去侍奉皇帝不让。
他守丧期满,升任尚书左丞。大和年间,李宗闵罢相,他出任剑南东川节度使。
李宗闵又任宰相,他调到剑南西川。
开成初年,召他任户部侍郎,又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不久和李珏同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弘农县伯爵,仍旧掌管盐铁。后在紫宸殿奏报事务,他对皇帝说“:陆氵夸贬为平民,上奏讨论军事,可任命官职来鼓励。”李珏响应说“:士人多趋炎附势,能褒奖他,贪婪的人也变廉洁了。先前窦洵直因讨论政事受赏,全国都高兴,何况封陆氵夸的官呢!”皇帝说:“我奖赏窦洵直,是褒奖他的忠心。”郑覃不满地说“:他的内心肯定难以知道。”杨嗣复说“:窦洵直没有坏心,我了解他。”
郑覃说“:皇上应提防宗派。”他说“:郑覃怀疑我拉宗派,我应免职。”马上拜两次请求罢相。李珏看郑覃说得太生硬,转弯说:“宗派确实几乎消灭了。”郑覃说:“有头子又产生了。”皇帝说:“过去所说的宗派不是已经完蛋了吗?”郑覃说“:杨汉公、张又新、李续还在。”李珏就谈边境情况,想扯开话题。郑覃说:“谈边境情况好坏,我不如李珏;讨厌宗派,李珏不如我。”杨嗣复说“:我听说左边和右边的佩剑,互相嘲笑,不知郑覃到底说谁拉宗派呢?”于是对着香案行顿首礼说“:我当宰相,不能推荐贤才贬斥奸臣,被人嘲讽为拉宗派,这不能维护朝廷的威信。”坚决请求罢相,皇帝正靠他辅政,所以安慰他。
有一天,皇帝问:“图谶可以相信吗?
什么时候产生的?”他说“:汉光武帝靠谶纬决定政务,隋文帝也喜爱它,所以关于它的书传遍全国。班彪《天命论》引用过,只是用它来制止反叛,不是推崇它。”
李珏说:“治理好坏应直接根据人间情况。”皇帝说“:对。”皇帝又问“:武则天皇后时有人从百姓直接当宰相,果真可以顶事吗?”他说:“武则天皇后注重刑罚,看轻官员,这是亲自治理的办法。确切知道有无能力,需要试试各级职务才行。”
当时延英殿召见谈话,史臣都不知道。他建议说“:按旧制,在正殿,前面有记起居注的官员;在便殿,没人记录。姚王焘、赵瞡都请求设置时政记,没能实施。
我请求将皇上在延英殿对宰相谈的有关道德、刑法、政令的话,命中书、门下省值日官记录,每月交给史臣。”其他的宰相看法不同,就搁置了。一段时间后,皇帝又问道“:延英殿讨论政务,该谁记录?”
李珏任监修国史,回答说:“这是我的职责。”陈夷行说:“宰相记录,恐怕隐瞒皇上的仁德,自夸功劳。我过去说不想让威望权力在臣子身上,就是指这。”李珏说“:陈夷行怀疑宰相中有耍威风弄权势、接受贿赂的。不这样,怎么自己任宰相却说这样的话呢?我希望能免职。”郑覃说“:皇上开成初年治理得很好,开成三年以后,一天不如一天。”杨嗣复说:“开成初年,郑覃、陈夷行执政,开成三年后,我和李珏一起提升。我不能尽心履行职责,使政务一天不如一天,这是我的过错。即使皇上不忍心杀我,我也将自杀。”马上磕头请求立即辞职,不敢再到中书省来,于是快步走出殿去。皇帝派使臣召他回来,说:“郑覃的话说错了,你怎么要这样呢?”郑覃起身道歉说“:我愚蠢不知道避讳,现在政务虽然好,还不十分公允。我不是单单指责杨嗣复,他马上请求去职,简直不让我说话。”杨嗣复说“:皇上每月花费俸禄几十万文钱,赏新鲜稀奇的东西一定先给,是要我辅佐圣王治理,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不如先前,不仅我该死,还连累了皇上的仁德,怎么行呢?只有请皇上另找贤才辅佐自己。”皇帝说:“郑覃偶尔说到,不要责怪他。”他闭门不肯到职,皇帝就将郑覃、陈夷行罢相,他独揽了大权。
后升任门下侍郎。他建议说“:使臣官府属员太多,应裁减。”皇帝说:“不会反而压抑人才吧?”他回答说“:有才能的自然例外,淘汰秕糠,好米就出来了。”皇帝说“:过去萧复任宰相,难办的事必定去办,你要记住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