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
张韶事变突然发生,他跟随唐敬宗夜晚住在左军。第二天,升任知制诰、中书舍人。他进宫去见皇帝,就劝皇帝亲自听意见、看奏章来表示忧国和勤勉,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赏给他绸缎。不久,被罢免了学士职。多次升官后任吏部侍郎,人们称赞他能发挥职能。以后调出朝廷任同州刺史。后去世了,赠官兵部尚书,他留下遗言不要厚葬。
他从小是孤儿又贫穷,正直不拉宗派,靠这当了大官。他的几个弟弟都守法友爱,受到士人推崇。
他儿子高湜的字叫澄之,考中了进士,多次升官后任右谏议大夫。咸通末年,任礼部侍郎。当时考生多由权贵托付,他无法兼顾,后把官帽扔到地下说:“我决定按公道录取,如果被贬官,那是命中注定!”于是录取了公乘亿、许棠、聂夷中等人。后任兵部侍郎、判度支时,出京任昭义节度使,被部下赶走,又贬任连州司马。后任太子宾客主持洛阳分署,此后去世了。
公乘亿的字叫寿仙,许棠的字叫文化,聂夷中的字叫坦之,都在当时有名气。
高铢的字叫权仲,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太原节度使张弘靖的幕僚,后入朝升任监察御史。太和年间,多次升官后任给事中。唐文宗赏识李训后,一下子提升为侍讲学士,高铢率领谏官在殿上跪着说李训一贯奸邪,不能任用,否则定会弄乱天下。皇帝派使者告诉他们说:“我要留李训随时讲解经义,先前的任命不能更改。”当时,旱灾刚过又有水灾,彗星还没消失,郑注的权势显赫,人们都担心害怕,到高铢等劝谏没被采纳,百官都吓坏了。第二年,李训掌权,把高铢调出朝廷任浙东观察使,后又任义成节度使。
冯宿的字叫拱之,婺州东阳县人。
他父亲冯子华,在父母墓边搭棚守丧时,有灵芝、白兔出现,人称他家为“行孝的冯家”
冯宿在贞元年间和弟弟冯定、叔伯弟弟冯审和冯宽一起考中了进士,徐州节度使张建封任命他为掌书记。张建封去世了,他儿子张忄音被军人胁迫主管留守事务。李师古想趁丧期收复原属自己的土地,张忄音很担心。当时,王武俊集结军队想利用矛盾,冯宿写信劝王武俊说:“张元帅和您结为兄弟,想一起努力使河南、河北归顺皇帝,全国人没有不知道的。现张元帅去世,年幼的儿子被骚乱的军人胁迫,国内不能受朝廷信任,境外有强敌威逼,您怎么能袖手旁观呢?您如果能启奏皇帝不忘张元帅过去的功劳,赦免张忄音的罪,让他到朝廷请罪,那么您就有平定祸乱的功劳,挽救张家的恩德了。”王武俊高兴了,就奏报皇帝,任命张忄音为留后。冯宿不想辅佐张忄音,跑到浙东观察使贾全府中效力,张忄音讨厌他离开自己,上奏贬他为泉州司户参军。
后皇帝召他任太常博士。王士真去世了,他儿子王承宗不服从朝廷命令,朝廷就没给他赐谥号,冯宿认为他生前的功劳不能忘记,就呈报了好谥号,表示不忘他的忠心。冯宿两次升官后任都官员外郎。裴度任彰义军节度使时,任命他为判官。淮西平定后,他被任命为比部郎中。长庆年间,升任知制诰。牛元翼调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因被王廷凑包围,就任命冯宿主持留守事务。他回京后,升任中书舍人,后派他出京任华州刺史,他为避父亲的讳不愿上任,改任左散骑常侍、兼集贤殿学士。后又任河南府尹。
洛阳宫苑使姚文寿放纵部下抢夺百姓的田地,后藏到军营里,官吏不敢去抓。河南府大集会,那部下和姚文寿一起来了,冯宿把他抓住用杖刑打死了。冯宿后任过工部和刑部侍郎。撰有《格后敕》三十篇,在当时流传。他多次晋爵后被封为长乐县公。
后升任东川节度使,他修好了城墙,添置军械十多万件,有诏命将多余的铠甲送给黔巫道。涪水多次冲毁人民房屋,冯宿修筑堤防,当地百姓都受了益。
他病重了,遇上要判罪人重刑,他家里人请求宽恕罪人,他说:“寿命长短由上天决定,违法来求神保佑,我不敢做。”后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赠官为吏部尚书,赐谥号叫懿。他头脑清醒时说不要厚葬,将生前写的书放在坟墓里。
他儿子冯图的字叫昌元,连续考中了进士和博学宏辞科。大中年间,官当到户部侍郎、判度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