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于是急忙召张浚到驻地去,两次升官后任谏议大夫。宰相王铎当行营都统,任命他为都统判官。
当时王敬武在平卢,军队最强大,皇帝多次征召他都不肯派兵。张浚去劝说他,但他已经对黄巢称臣,不迎接皇帝使臣。张浚责备他说“:你为皇上镇守一块地方,现使者带着诏令来了,你不按礼节接诏却敢不恭敬,不知道君臣大义,怎么能掌管官吏、百姓呢?”王敬武吃惊并惭愧地道了歉。张浚宣读诏令后,将领们拿着武器都不说话。他把将领们都叫到球场,对他们号召说:“忠义的人应明辨利和害。黄巢是一个贩卖私盐的奴才,舍弃皇帝去臣属他,有什么好处呢?现各地保卫皇帝的军队源源不断,你们占据一州观望成败,反贼平定后,你们怎么办呢?如能这时一起平定反贼,迎回皇帝,得功名富贵易如反掌。我可怜你们放弃安宁而陷于危难。”众将领纷纷说:“你说得对!”王敬武就率军跟着他西进。
皇帝提升他任会军使。反贼平定后,他以户部侍郎身份管度支。皇帝后来又逃到山南,他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旧任度支职。
张浚开始靠杨复恭升官,杨复恭中间一度丧失了权力,张浚又投靠了田令孜,所以杨复恭恨张浚。到他当了神策护军中尉,多次离间张浚。唐昭宗登基,他仗着拥立皇帝的功劳,独揽大权,皇帝逐渐不高兴了。当时人多数说张浚有谋略,善于处理大事,他就又受重用了,皇帝曾问他治国的关键,他回答说:“在于使军队强大。军队强大,全国就服从了。”皇帝从此一心治理军队。后来皇帝和他谈论古今政事,他就说:“汉朝和晋朝过去的事不必说,皇帝年纪不大,天赋很高,内受宦官欺负,外遭藩镇威胁,所以不得安宁,这是我感到非常痛心的。”
那时候,朱全忠称雄中原,安居受杀死了李克恭,率潞州投降了朱全忠。朱全忠就和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云州节度使赫连铎上奏说:“故世皇帝逃到梁地,是因为李克用和朱玫相勾结,请求派兵消灭李克用,我们愿意率兵配合。”皇帝令四品以上的文武官讨论,大家都说:“国家还不安宁,即使攻下了太原,也不能控制。”张浚坚持争论说:“先帝在世时,外逃多难,就因为李克用、朱全忠互相争斗。请求乘李克用衰弱时讨伐他,改变两强争雄的局面。”皇帝说“:讨平黄巢,李克用的功劳最大,现趁他危难讨伐他,全国人会怎么说我呢?”长时间没做决断。孙纬说“:张浚说的是能长期受益的事,皇上顾虑的是短时间的事。我认为军队渡过黄河后,敌军一定会被消灭。
现军队的经费还能用几年,希望听张浚的不要怀疑。”张浚、孔纬互相呼应,皇帝才决定出兵,下诏命张浚任河东行营兵马招讨制置使,京兆尹孙揆任昭义节度使做他的副手,韩建任供军使;命朱全忠、李匡威、赫连铎同任招讨使,枢密使骆全。。任行营都监;用三千汴州军队做卫兵;调集五十二军和。。、宁、。。、夏各异族兵总共五万人马。皇帝在安喜楼亲临饯行,张浚喝到兴头上流下眼泪说:“皇上被坏人威逼,我愿拼死除掉他。”杨复恭听了不高兴,率领神策护军中尉等人在长乐坂为他饯行,劝张浚喝酒,他不肯拿酒杯。这次出征,张浚希望在外面成功后,到朝内来制服杨复恭,所以不买他的账。
此前,汴、华、。。、岐的军队渡过了黄河聚集在平阳。汴州将领朱崇节已占领了潞州,张浚担心他们占据在那里,就命孙揆率领部分军队到潞州去,命宦官韩归范出使护送他去。遇到太原将领李存孝正进攻潞州,孙揆走到长子,被李存孝抓住了,汴州军队也放弃州城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