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四(6/7)

纯朴闲静,想用多种声音相乱。魂魄如果有灵的话,我会感到好笑的。”谥号称他为简子。

○王延之

王延之字希季,是王升之的儿子。少年时候很静默,不交结人事关系。在宋朝做官担任司徒左长史。家中清贫,居住的房子破漏,褚彦回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宋明帝,明帝便下令让材官为他盖了三间斋屋。他历任过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

宋朝的气运衰落,齐高帝辅政,朝野中的心理,人人都是非此即彼,倾向一方。王延之和尚书令王僧虔则是中立,没有偏向取舍。当时人们的谚语说:“二王居平,不送不迎。”高帝因此认为他们很好。升明三年(479),出京担任江州刺史,做都督。齐朝建元元年(479),晋升封号为镇南将军。

王延之和金紫光禄大夫阮韬都是宋朝的领军将军刘湛的外甥,同样都是很早就有了声誉,刘湛十分喜爱他们,说:“阮韬以后应当为第一,延之为第二。”王延之非常不平。每次给建业进行馈赠,阮韬与朝士同例,高帝听说了,给王延之写信说:“阮韬说您并没有另外的意思,当是由于刘家品评的缘故。”阮韬字长明,陈留人,是晋朝金紫光禄大夫阮裕的玄孙。担任南兖州别驾,刺史江夏王刘义恭违章要求消费用钱,阮韬说:“这是朝廷的财物。”坚持不给。宋孝武帝选拔侍中四人,都依据风貌,王。。、谢庄为一双,阮韬与何偃为一双。常常充任兼职和暂署官员,到了始兴王的军中,去世。

王延之生活简单朴素,清静寡欲,凡是他所曾任职的地方,务求不搅扰百姓。在江州,于俸禄以外一无收取。他独自住在斋房内,不曾出门,吏人很少能见到他,即使是子弟也不随意往他跟前去。他时时见到亲戚朋友,不曾说及政治时事,只是从容闲谈吟咏罢了。后来担任尚书左仆射,不久兼任竟陵王军师,去世后谥号简子。

○王晏

王晏字休默,一字士彦。在宋朝做官,起初是建安国左常侍,渐渐升到车骑,晋熙王刘燮在安西任命王晏为主簿,当时齐武帝为长史,与王晏相遇。军府转为镇西,又任命王晏为记室。沈攸之发难后,他跟随武帝镇守盆城。齐高帝当时虽然威权很重,但众人心里仍然疑惑,王晏则专心侍奉,军事文件都委托给他。他性情谄媚,逐渐受到宠信,常常参与议论机密。

建元初年(479),他担任太子中庶子。武帝在东宫,专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会获罪,便称病自动疏远他。武帝即位,他做长兼侍中,信任如旧。升为侍中祭酒。中间遭到了母亲的丧事,后来起用为司徒左长史。王晏的父亲王普曜借着王晏的势力,做了许多显达官职。王普曜死后,王晏居丧有礼。永明六年(488),担任丹阳尹。王晏地位重要而且很受信赖,豫章王萧嶷、尚书令王俭等都放下架子和他结交,而王晏常常因为工作出现疏漏受到责备,所以连连称说有病。时间久了,转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外出,结果留下担任吏部尚书、太子右率,终于因为旧恩而受到宠幸。

当时尚书令王俭虽然官位高贵,却被疏远,王晏负责选拔官吏以后,权力管到台阁,和王俭很不融洽。王俭去世,礼官想依照王导的先例给他追加谥号为“文献”,王晏上奏说:“王导才能得到这样的谥号,但宋朝以来不加给素族。”而对亲人说:“已经把他当成平民宰相了。”永明十一年,为右仆射,兼任太孙右卫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