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曰:衣服图案的绘饰,是利用织物作为基础,所以五种色彩、六种图案、十二类衣服还是互为基础.历代的龙衮,织成图案,如今在南方没法穿太多的衣服,改变旧的服饰制度,岂不就是使衣帽漂亮!
通天冠,黑介帧,金博山颜,绛纱袍,皂边中衣,天子平常上朝时穿戴。过去用驳犀制成的簪导,东昏侯改用玉。那些上朝服饰,臣下都相同。
黑介帧,单衣,没有固定的颜色,天子拜谒陵墓时所穿戴。那白便帽和单衣,称为素服,用于举哀吊唁。
远游冠,是太子和各王所戴。太子戴的是朱色帽带,帽带末梢用翠色的鸟羽,装饰珠子。各王戴的是黑色帽带,公和侯也都相同。
平冕,各用丝绳做帽带,王公帽上是八旒,衣服上是山、龙等九种图案;卿的帽上是七旒.衣服上是华虫等七种图案,都是协助祭祀时所穿戴的服饰。都是用皂绛色缯绘饰制作。
进贤冠,各开国公、侯,乡、亭侯,卿,大夫,尚书,关内侯,二千石,博士,中书郎,丞、郎,秘书监、丞、郎,太子中舍人、洗马、舍人,诸府长史,卿,尹、丞,下至俸禄六百石的令长小吏,用三、二、一根帽梁作为区分,事情见于《晋令》。
武冠,侍卫大臣加饰貂蝉。其余的军校武职、黄门、散骑、太子中庶子、二率、朝散、都尉,都戴武冠。衹有武骑虎贲穿圃纹衣服,在武冠上插雉尾。
史臣曰:应劭《汉宫》解释附着的貂蝉,以及司马彪的《心》中都没有说侍中舆常侍的帽饰有差别,衹是说帽子左右装饰貂蝉罢了。据项氏说法是“汉代侍中帽子上的蝉饰,是刻成蝉的图像,常侍衹装饰瑺而不装饰蝉”,不清楚是哪一个朝代改的。
法冠,廷尉等各位执法官戴的帽子。
高山冠,谒者戴的帽子。
樊啥冠,宫殿门口卫士戴的帽子。
黑介帧冠,是文官的帽子;平帧冠,是武官的帽子。尚书令、仆射、尚书纳言戴帧,后来在装饰上有所区别。
童子空顶愤,用假发髻,贵贱都可以戴。
发生日食进行救助时,文武官员都脱去帽子,戴红色介帧与官服相配.红色介帧。是表示威武。
裤褶,天子御驾亲征、内外戒严时穿用。黑色帽子,连紫色帽边,用绳带代替大带。内官是紫色帽边,外官是绛色帽边。戒严和出征的服装不连边,行进和停驻时都相同。天子阅兵、狩猎和巡行,随从官员穿军服用革带和大带,文官不用帽带,武官脱去帽子。
桂裯大衣,称作讳衣,皇后拜谒宗庙时穿用。公主会见大首髻,其便服就装饰各种珠宝作为佩带的吉祥物。桂裯是用刺绣制成上衣,下衣加各种颜色,装饰金银薄片。
绶带,天子是用黄色和红色,装饰黄、红、淡青、绿、天青五色。太子是朱色绶带,各王是浅朱色绶带,都是装饰红、黄、淡青、天青四色。妃也相同。相国是黑黄近绿色绶带,装饰绿、紫、天青三色。郡公是黑、朱色,侯和伯是青、朱色,子和男是白、朱色,都是装饰三色。公的嫡子是紫色,侯的嫡子是青色,乡、亭、关内侯是墨色绶带,都装饰二色。郡国太守、内史是青色,尚书令、仆射、中书监、令、秘书监,都是黑色,丞都是黄色,各府丞也是黄色。皇后和皇帝共用红色,贵嫔、夫人、贵人是紫色,王太妃、长公主、封君也是紫色绶带,六宫是青色绶带,用青白红色装饰,郡公、侯的夫人是青色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