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九(6/7)

刮来,风势迅猛,狼峰冲上渡口,到辛酉巳时逐渐减弱。

十一年二月庚寅,阳角廉洁忠贞的日子,亥时之后,风从西北方亥位上刮来,风势迅猛,狼峰冲上渡口,丑时逐渐减弱,此风名为角能吹出角音。

七月甲寅,阳羽廉洁忠贞的日子,巳时之后,风从东北方寅位上刮来,风势迅猛狼峰冲上渡口,刮毁房屋折断树木,夜裹戊时逐渐减弱,是羽吹动征音。己巳日,阳角宽大的日子,未时之后,风从戌位上刮来,风势暴烈,很久才停止,此风名为角能吹出商音及宫音。

凡是当时没有专擅恣肆的现象,就怀疑是阴阳相逼。

建武元年三月乙酉,未时起风,狼峰冲上渡口,风势猛烈,从北方刮来,正应验了本传上所说的混乱。

建武二年、三年、四年,每年秋天七月、八月,就刮起大风,三吴地区尤其厉害,刮毁房屋折断树木,杀死人。《京氏易传》说:“监狱官吏残暴,风就会害人”当时皇帝严酷刻薄。

永元元年七月十二日,刮大风,京城十人合抱粗的树以及官府居民房屋都被拔出吹倒,应验了本传的说法。

《传》又说:“山对于大地是君主的象征。山崩塌是君权受到损害,京城的山陵迁移,世间将要发生变化。山陵转化为水泽,高贵就将变为低贱。”

建元二年夏天,庐陵郡石阳县长溪水冲激山麓造成崩塌,长六七丈,山下得到一千多条石柱,都是十围粗,长的一丈,短的八九尺,头上题刻着古文字,无法辨认。江淹向王俭请教,王纤:“不习惯写隶书,这是秦、汉时的石柱。”后年皇帝去世,这是世事变化的征兆。

永明二年秋,始兴郡曲江县山体崩塌,在河底堵塞形成水塘。《京氏易传》说:“山体崩塌,君主厌恶。”

《传》又说:“雷电的震击,大概是有所感应。都是由于内心的思虑有过失造成的。”

建元二年闰六月丙戌夜,五更电闪雷鸣。

四年五月五日,阴云冰雹使都城变得昏暗,雷声震击到乐游安昌殿,闪电引起的火灾使建筑物荡然无存。

永明八年四月六日,雷声震击,会稽郡山阴县恒山保林寺佛塔上四处震裂,闪电的火光烧着了佛塔,塔下面的佛面窗户没有受到破坏。

永明年间,雷震击束宫的南门,没有什么毁坏,衹是击死了一位掌管饮食的官员。

十一年三月,雷声在东房上震击,房梁崩塌。身边的人私下想整治修缮,竟陵王萧子良说:“这个怎么能整修,保留下来证明我的过失,而且显示上天对我的爱。”第二年,萧子良去世。

《传》又说:“土气的错乱,是木金水火的失调造成的。”

建武二年二月丁巳,地震。

永元元年七月,一昼夜十八次地震。

九月十九日,五次地震。

金,对应西方,万物收获,是肃杀之气的开始。这表现在政事上,是走向战争讨伐之路。国王兴师动众,树起旗帜摆下战鼓,举着旗手持铁,诛杀残暴的强盗,制止暴乱,如果杀戮符合道义,金气就会顺从。也就是冶炼铸造,做成器形。如果君主以侵犯为乐,喜欢战争,贪图城邑,轻视百姓的性命,百姓不安,内外骚动,那么金就会失去它的本性。大概会无法熔化了去冶炼铸造,像水一样凝固坚硬,所以说金无法被冶铸,又说木气与金气不合。

建武四年,明帝走出旧宫送豫章王的第二个女儿绥安主出嫁,回来上了乘辇,辇上的金翅无缘无故掉到地上。

《言传》说:“言在《易经》的体系中,对应西方称《兑》卦,是因为有口。君主失误没有节制,刑法不统一,从重搜刮,不时还有战争,不施行恩惠,如果还劳动百姓,造就会致使言的不顺从。君主已经失去百姓,政令没人服从,孤立的阳气统治,下面畏惧君主的重刑,阳气胜就会出现旱象,所以说其惩罚是持续的阳气。”

建元三年,大旱,有敌寇入侵。

永民三年,大旱,第二年,唐寓之起事。

建武二年,大旱,当时敌寇大举入侵,都是扰动百姓的报应。

《言传》说:“下民既悲苦于君主的行为,又畏惧严酷的刑罚,不敢正面说,就一定首先在歌谣中发泄。歌谣是口头创作,口气不顺就会有恶言恶语,或者有古怪的歌谣。”

宋泰始年间失去彭城后,江南才流行种植消梨,这是过去没有的,百姓争相种植。有见识的人说:“将会有姓萧的人来。”十多年后,齐接受宋的惮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