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五(6/7)

鄱阳王萧锵字宣韶,是太祖皇帝第七个儿子。建元四年,世祖即皇帝位,以萧锵为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及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军事、北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永明二年,进号征虏将军。永明四年,为左卫将军,迁侍中,领步兵校尉。永明七年,转征虏将军,丹阳尹。不久加散骑常侍,进号抚军。出京为江州刺史,常侍依前未变。永明九年,开始亲自执掌府、州事情。加使持节、督江州诸军事、安南将军,置佐史,常侍依前未变。在这之前二年撤江州府,到此时又恢复了。永明十一年,为领军,常侍依前未变。

萧锵平和友爱善良美好,在世祖那裹颇受宠信,领军的职任,在齐室诸王中是投有过的。萧锵为官处事从不滞积,当时的人都夸赞他。皇上巡游,他常披甲带仗随从侍卫,享受的恩惠待遇仅次于豫章王萧嶷。那年,赏给油络车。隆昌元年,转尚书右仆射,常侍依前未变。随后又迁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率领兵马设置官佐。

萧锵仪态大方颇得人心,被郁林王依赖信任。郁林王心中怀疑高宗,诸王参拜问候,单独留下萧锵对他说道:“公听说萧鸾对法身有什么想法吗?”萧锵说:“萧鸾在宗族亲人中年龄最大,而且受先帝重托,我等年纪尚轻,朝廷的柱石,衹在萧鸾一人,望陛下不要从其他方面猜疑他。”郁林王退朝后对徐龙驹说:“我想同他共同计划诛萧鸾,他的想法既然不同,我又不能够单独措办,祇好再任其过些时候罢。”等到郁林王被废黜,萧锵居然不知道。

延兴元年,萧锵进位做司徒,侍中、骠骑依前未变。高宗坐镇束府,权势更为显赫,萧锵每次去,高宗常常慌忙拖着鞋子跑到他的车子跟前来迎接他。谈及国家大事,说着说着就声泪俱下,萧锵因此很相信萧鸾。可是宫禁皇城裹的人都心向着萧锵,劝萧锵进入皇宫发动军兵辅佐朝政。制局监谢粲劝说萧锵及随王子隆说:“殿下衹要乘坐油壁车进入宫内,请出天子坐在朝堂之上,两位王爷挟持辅佐发布号令,我谢粲等人封闭城门、装设器仗,谁敢不赞同?柬城的人正想共同把萧令捆缚送来啊。”子隆打算这样干,萧锵觉得皇上的官兵力量全都归东府调度了,并且担心起事后很难制胜,心中犹豫不定。马队主刘巨,是世祖时的老臣,拜访萧锵时屏退左右,叩头暗劝萧锵举事。萧锵指挥车驾将入宫内,又转身回到自己府内同他母亲陆太妃辞别,直到曰暮他还没有动身。几天后,高宗派遣两千人包围了萧锵的住宅杀害了萧锵,谢粲等人都一起被杀了。萧锵当时二十六岁。大凡诸王被害,都是在夜晚派兵包围住宅,有的是用刀斧劈开门户、推倒院墙叫喊着冲进去的,他们的家人财产都被查封籍没了。

桂阳王萧铄字宣朗,是太祖皇帝的第八个儿子。永明二年,出京为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历代镇府,由萧铄外出做藩卫,才开始掌管军政事务。永明四年,加萧铄散骑常侍。永明六年,迁中书令,度支尚书。永明七年,转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当时鄱阳王萧锵喜爱文学写作,桂阳王萧铄喜爱研究事物的是非道理,那时他俩被人称作“鄱桂”永明十年,迁太常,常侍依前未变。萧铄清瘦体弱有寒症,经常躺卧枕席。世祖曾亲临看望,赏赐床帐被褥。隆昌元年,加前将军。赐给油络车,并赐扶侍的人两个。海陵被立为皇帝时,他转侍中、抚军将军,统领军兵设置官佐。

鄱阳王萧锵被害时,萧铄迁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萧铄自感不安,走到束府拜访高宗,返回府中对身边的人说:“刚才尚书令会见我时接待殷勤,感伤流泪好像不能控制。但形象中掩饰不住羞愧的神色,这必定是想杀我。”半夜三更,果然兵来被杀害。当时羞铿二十五岁。

始兴简王萧鉴字宣彻,是太祖皇帝第十个儿子。起初封为广兴王,后来跟随郡名而将封国改名始兴。永明二年,世祖以萧鑪为持节、都督益宁二州军事、前将军、益州刺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