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六(4/6)

超宗拍着巴掌戏笑着说:“落水三公,堕车仆射。”前前后后嘲弄的话语传遍朝野。

世祖即皇帝位,使谢超塞掌管国史,任童陵王征北谘议参军,领记室。他更不得志。谢超宗娶了张敬儿的女儿作儿媳,皇上因而猜疑他。永明元年,退敬儿被诛杀,谢超宗对丹阳尹李安民说:“往年杀韩信,今年杀彭越,你这位尹打算怎么办?”李室民把这些话一一奏报,皇上想起谢超塞历来轻慢无礼,指使兼中丞袁彖劾奏说:

传闻征北谘议参军谢超宗。生性轻浮险诈,任由自己的性情躁动而不安本分。做官的人接近声威权势,他就先去讨好亲昵;别人刚刚被疏远罢黜,他便急忙对他诋诽轻贱。仓猝间他会当面奉承,一转身就在背后进行诽谤。挑拨朝廷和忠良的关系,每每说尽假话;讥讽朝廷政策,他定然播放恶毒的语言。心腹诽谤、口舌诬蠛,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厉害的,不尊敬、不隐讳,像他这样也少有第二人。

随即抓来门生王永先到御史台追问“谢超宗有什么罪遇,他拜访达官贵人时都有不礼貌的言语,都要依据事实一一回答”王永先依次说道:“主人谢超宗经常拜会很多权贵,每次多有冒犯,言语怨恨。同张敬儿往来密切,结成姻亲,自从张敬儿死后,他惋惜感叹以至愤慨。本月初拜会李安民,他评论说‘张敬儿不应当有死罪’。李安民说‘张敬儿写的奏疏,墨迹清清楚楚,你怎么忽然说这种话,?裹面还有好些不礼貌的话,小人不能全部熟记列举。”依他列举的话语,就同传闻的相符。谢超宗的罪行已自显明,应该按法处治。

谢超宗从小行为不检点,长大熟习民间的邪恶,狂妄狡诈的劣迹,累代都会忌恨,盲目倔傲的裂痕,历朝都要触及。铲除形体扫灭印迹,永远沉埋到人世之外。适值皇上圣明、广播仁爱,强忍祸害延缓到现在,把他放置在法令之外,好让他改掉过错。可是他野心不思悔改,身蒙宽宥他却正在骄纵;才识禀赋没有亲情,处在恩泽之中他反而更加暴戾。于是他就搬弄是非,凭白无故产生怨恨,在京都宰辅的门前宣泄嘲弄,在公卿太守的席上播扬狂悖的话语。这样的狂徒如不剪除,国家宪章将依凭什么?这样的罪遇如可以宽免,哪还有什么罪遇不能容忍?谨请依据前述事由免去谢超宗所任官职,解除他所领的记室。即就在外约束,交付廷尉法狱治罪。谢超宗品位等第不够入简奏,我即此奉白简奏报皇上知悉。世祖虽认可了他的奏章,又因为袁彖奏章中言词模棱两可,大为生气,让御史左丞王逡之奏道:

我听说行父尽忠,衹要无礼造就是痛恨的事;种田人除草,看见杂草一定要铲除。因此隐居被称为良士,进用于朝廷就应使政绩突出,没有挟持私心占着职位不干事却能保全他的荣誉名利的。

木月九日,治书侍御史臣司马侃启奏弹劾征北谘议参军事谢超宗,声称“本性糊涂浮躁,任由心性放纵邪恶,狂悖的言论失去真情,喧闹的话语违背事实,亲戚朋友忍耐着听,官绅贵胄遮蔽眼睛不愿看,即行收捕交付廷尉法狱治罪”处分虽重,文词内容简略,事情虽说传到了主书令史那裹,又被退回外边。那天晚上,兼御史中丞臣袁彖改奏的白简,才算大略有所说明。他起先隐瞒护卫的根由实在袁彖。寻思谢超宗生性狠毒,禀行邪恶,豺狼般的野心早就暴露。张敬儿暗中图谋反咬一口,对张的惩罚不能抵债张的罪遇,可是,谢超宗为他喊冤叫屈,形于言表;附从奸邪,猜疑、离间功臣勋戚,煽动异端邪说,讥讽评议朝廷政治,行路的人也会激起共愤,有良心的人都会为此痛恨。可是却被欺瞒包含,轻描略奏。还有弹劾事情依原先体例,品级第次不够入简奏,而罪过不同寻常的,都命议亲奏,以此显示其罪过深重。况且谢超宗罪行超过舜之四凶,过错罄竹难书,虽说下达辄收,可是行文衹止于尚书文案,沉浮错置,轻重颠倒。这样的问题如不纠察,法纪也将被推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