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伊素雉远至,嘉禾近归而已哉!朕每仰鉴玄应, 俯察人谋,进惟道勋,退惟国典,岂得遂公冲挹,而久蕴盛策。便宜敬行大礼,允 副幽显之望。其进宋公爵为王,以徐州之海陵、东安、北琅邪、北东莞、北东海、 北谯、北梁、豫州之汝南、北颍川、北南顿凡十郡,益宋国。其相国、扬州牧、领 征西将军、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
十一月,前将军刘穆之卒,以左司马徐羡之代掌留任。大事昔所决于穆之者, 皆悉以谘。公欲息驾长安,经略赵、魏,会穆之卒,乃归。十二月庚子,发自长安, 以桂阳公义真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留腹心将佐以辅之。闰月,公自洛入河,开 汴渠以归。
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彭城,解严息甲。以辅国将军刘遵考为并州刺史,领河 东太守,镇蒲坂。公解司州,领徐、冀二州刺史,固让进爵。六月,受相国宋公九 锡之命。令曰:“孤以寡薄,负荷殊重,守位奉籓,危溢是惧。朝恩隆泰,委美推 功,遂方轨齐、晋,拟议国典。虽亮诚守分,十稔于今,而成命弗回,百辟胥暨内 外庶僚,敦勉周至。籍运来之功,参休明之迹,乘菲薄之资,同盛德之事,监寐永 言,未知攸托。隆祚之始,思覃斯庆,其赦国内殊死以下,今月二十三日昧爽以前, 悉皆原宥。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赐粟五斛。府州刑罪,亦同荡然。其余详依旧 准。”诏崇豫章公太夫人为宋公太妃,世子为中军将军,副贰相国府。以太尉军谘 祭酒孔季恭为宋国尚书令,青州刺史檀祗为领军将军,相国左长史王弘为尚书仆射。 其余百官悉依天朝之制。又诏宋国所封十郡之外,悉得除用。
先是,安西中兵参军沈田子杀安西司马王镇恶,诸将军复杀安西长史王修,关 中乱。十月,公遣右将军硃龄石代安西将军桂阳公义真为雍州刺史。义真既还,为 佛佛虏所追,大败,仅以身免。诸将帅及龄石并没。领军檀祗卒,以中军司马檀道 济为中领军。十二月,天子崩,大司马琅邪王即帝位。
元熙元年正月,诏遣大使征公入辅。又申前命,进公爵为王。以徐州之海陵东 海北谯北梁、豫州之新蔡、兗州之北陈留、司州之陈郡汝南颍川荥阳十郡,增宋国。 七月,乃受命,赦国内五岁刑以下。迁都寿阳。以尚书刘怀慎为北徐州刺史,镇彭 城。九月,解扬州。十二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 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虡宫县。进王太妃为太 后,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子、王孙爵命之号,一如旧仪。
二年四月,征王入辅。六月,至京师。晋帝禅位于王,诏曰:
夫天造草昧,树之司牧,所以陶钧三极,统天施化。故大道之行,选贤与能, 隆替无常期,禅代非一族,贯之百王,由来尚矣。晋道陵迟,仍世多故,爰暨元兴, 祸难既积,至三光贸位,冠履易所,安皇播越,宗祀堕泯,则我宣元之祚,永坠于 地,顾瞻区域,翦焉已倾。相国宋王,天纵圣德,灵武秀世,一匡颓运,再造区夏, 固以兴灭继绝,舟航沦溺矣。若夫仰在璇玑,旁穆七政,薄伐不庭,开复疆宇。遂 乃三俘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龙荒朔漠之长,莫不回首朝阳,沐浴玄泽。 故四灵效瑞,川岳启图,嘉祥杂遝,休应炳著,玄象表革命之期,华裔注乐推之愿。 代德之符,著乎幽显,瞻乌爰止,允集明哲,夫岂延康有归,咸熙告谢而已哉!
昔火德既微,魏祖底绩,黄运不竞,三后肆勤。故天之历数,实有攸在。朕虽 庸暗,昧于大道,永鉴废兴,为日已久。念四代之高义,稽天人之至望,予其逊位 别宫,归禅于宋,一依唐虞、汉魏故事。
诏草既成,送呈天子使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 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甲子,策曰:
咨尔宋王:夫玄古权舆,悠哉邈矣,其详靡得而闻。爰自书契,降逮三、五, 莫不以上圣君四海,止戈定大业。然则帝王者,宰物之通器;君道者,天下之至公。 昔在上叶,深鉴兹道,是以天禄既终,唐、虞弗得传其嗣;符命来格,舜、禹不获 全其谦。所以经纬三才,澄序彝化,作范振古,垂风万叶,莫尚于兹。自是厥后, 历代弥劭,汉既嗣德于放勋,魏亦方轨于重华。谅以协谋乎人鬼,而以百姓为心者 也。